梁挺福:北京2014年高考志愿填報方式猜想
近日,一篇標榜為“市教委會議紀要”的《2014年起北京市高考(微博)、中考改革重大調整》文章中,透露“志愿填報也有微調:考前填報,但從明年開始執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時報2個,第二志愿可以同時報3個。”
近期媒體和業內專家也不斷“放風”,有的支持考前實行大平行填報方式,有的認為還是考后實行大平行填報方式優,一時間眾說紛紜,也沒有官方信息,搞得滿城“像霧像風又像雨”,2014屆高三家長和考生也不知該如何去應對。作為專注于高考升學規劃研究的圣達信升學規劃研究院,專家團老師也在第一時間對此做出研究與預判,我們在這里將與各位家長和考生分享。
目前,從全國范圍來看,有三種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并存,一種是北京和上海實行的考前填報志愿方式;另一種是遼寧、新疆實行的高考后估分填報志愿方式;最后一種是其它大多數省市實行的考后知分填報志愿方式。
現在北京高考志愿填報方式,也是經過多年的演變而成。2003年由于“非典”,北京高考志愿填報方式改為考后填報,2004年又改回了考前填報志愿。到2006年北京自主出題,考題難度降低,考生分數大幅提高,至此依據市排名進行志愿報考更加科學。一直到如今,北京高考志愿填報實行“考前順序小平行”志愿填報模式。對此,民間和家長也多有怨言,才有每年都有類似的改革呼聲。尤其到了今年,北京高考報名時間提前,刪除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為高考志愿填報方式改革提供了機會,這就更激起各方猜測和討論。
不管怎樣改革,北京高考志愿填報方式無非有以下幾種:1、現有的“考前順序小平行”;2、考前大平行;3、考后估分順序小平行;4、考后估分大平行;5、考后知分順序小平行;6、考后知分大平行。
每種志愿填報方式都存在利弊,且不說已經飽受詬病的考前填報方式,即便是考后知分大平行填報方式,也會存在不少弊端,比如名校分數將大幅度提高,中等分數的學生進入名校的機會大大減少。隨著院校錄取排名上升,原來意義上的邊緣考生,將會徹底下滑,被錄取的院校更差。同時,由于錄取分數扁平化,保大學和專業難度大大增多。
至此,我們綜合分析了多方的需求,以及考慮到任何改革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認為今年比較可行的改革方案應是填報時間變動,由考前挪到考后,其他報考規則保持不變,還是“順序小平行”填報方式。我們不妨從三個方面來看。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