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必看:高考狀元成功的心理秘密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這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真實寫照;對于當代中學生而言,社會賦予他們的任務顯然要艱巨得多。盡管已經實行了“減負”,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使面臨高考的學生和師長依然無法輕松,作為人生的一個重要驛站,如何邁過大學校園這道“坎”成為千萬名學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極盛先后訪問了100多所學校、500多個班級、2萬多名學生,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100多名高考“狀元”作了跟蹤研究,詳盡分析了高考狀元的成功經驗、狀元父母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及狀元班主任的成功經驗,并由此總結和披露了高考成功的秘訣。他不但從心理學的角度為考生提出調整心態的可操作的方法,同時也為家長們開出了一副家教成功的良方。
王極盛說,市面上多如牛毛的高考輔導類圖書讓人無所適從,永遠做不完的復習資料更是讓學生頭疼。其實,這些輔導書大多數除了徒增學生的負擔之外,并沒有多少實際的指導意義。學生和家長們真正需要的是介紹切實可行的科學指導方法,能鼓舞學生學習信念和熱情的讀物。
面對當今中學心理教育現狀,王極盛深表擔憂。他說,多數學校沒有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整個國家都缺乏這種師資。教材也十分不理想,全是概念到概念的東西,沒有很好地從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實際出發。另外,一些學校雖然開辟了心理咨詢室,但形同虛設。
上大學、上名校已不只是簡單的教育問題,而是牽扯千萬戶的社會問題。以前大家關注高考,學校老師忙補習,家長忙補品,但是很盲目,成效不高,沒有一個學校開設高考心理咨詢。其實如何在高考中發揮好成績,學習基礎是硬件,高考的心態是軟件。考試發揮的程度,越是臨近高考,高考的軟件作用越大。想在三五天里將考前的心態調節好,把實力發揮出來很重要。高考是有規律可循的,指導學生如何超常發揮很重要。在考察高考狀元們的成功時,王教授把它歸結為素質教育的成果。他從1996年就開始研究心理素質教育,發現學生心理素質提高了,學習成績也會提高,提高素質并不意味著降低學習成績。他舉例說,有的學校搞所謂的快樂教育,學生是快樂了,但有的孩子的數學只能考五六分。像這樣的素質教育不但家長不能接受,搞教育改革的專家也不能接受。這是把素質教育和提高成績割裂開來了。他說,高考狀元的成功盡管發生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但它們顯示出的卻是素質教育的強大威力,他們是素質教育開的花,結的果。
(責任編輯:閆桂超)
分享“高考生必看:高考狀元成功的心理秘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