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3歲少年被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錄取
13歲的四川少年陳勇豪,在2014年的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被東南大學少年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錄取。8月30日,這一消息被媒體報道后在網上廣泛傳播。據了解,陳勇豪的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此前他曾兩次跳級,只上了4年小學,然后直接跳級到高中,而在高中也只學習了2年就參加高考。
四川13歲少年被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錄取
跳級讀書 家中自學半年后 從小學跳到高中
2014年高考后,13歲的四川少年陳勇豪被東南大學少年班錄取,就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在此之前,他一共經歷了2次跳級。一次是從小學3年級跳到6年級,一次是從小學6年級跳到高一。
讀完小學3年級后,陳爸爸決定讓兒子跳級,“到6年級試讀了半年,他適應得很好。”此后,由于陳爸爸工作調動,一家人搬到了成都,這一次,陳勇豪在家里自學了半年后,直接從小學跳級到了高中,進入成都高新實驗中學高一學習。
陳爸爸說,兒子的學習自主性很強,在家自學半年期間,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安排了7節課的自學時間,內容涉及初高中的語數外理化等各科知識,自己做的中考試卷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我們認為他的能力已經具備了。”
最終,在一家人的共同商量下,2012年,11歲的陳勇豪插班進入成都高新實驗中學高一就讀。
輕松學習 每天讀書一小時 養成自學習慣
面對這令人稱奇的學習經歷,陳爸爸卻坦言:兒子其實天資普通,并不是什么天才。小學1年級剛入學時,陳勇豪的成績并不算好,甚至連筆都拿不穩,“老師曾經為此批評過我,說我這個父親不稱職。”直到升入2年級,這種情況才慢慢好轉。
懂事、活潑、忍耐力強、博覽群書、喜歡學習,這是陳爸爸對兒子的評價。
陳爸爸說,從兒子7歲起,每天放學后都會去書店看1個小時的書,并且興趣廣泛,童話、名人傳記、科普作品都有涉及,而通過這些閱讀,兒子也逐漸養成了自學的習慣。“他一直在超前學習,在家里學習后,還會自己找卷子來做,再自己打分。”陳爸爸說,那種家長總是要提醒、催促孩子去學習的場景,幾乎沒有在自己和兒子身上發生過。“我們鼓勵他自學,只有主動地學,才是開心的,才能學到東西。”
除此之外,陳爸爸還常對兒子說:要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意在讓兒子該學的時候學,該玩也要放開玩,“每個周末我都會帶他到成都周邊好好玩一圈,走進大自然,成都有些公園我們都逛了十幾遍了。”
由于擔心過多關注會影響兒子的學習生活,陳爸爸婉拒了記者想聯系采訪陳勇豪的要求。
學習效率高 作息時間以分鐘計算
陳爸爸認為兒子天資普通,已經教書29年的曾濤老師卻認為,陳勇豪的確有過人之處。“他的學習習慣非常好,接受能力很強。”
曾濤評價,陳勇豪是一個學習效率極高的學生,做事情很快,幾乎每次考試,他一定是最先交卷子的幾個人之一。“他自己制定了一個作息時間表,時間安排都以分鐘來計算。”比如每天回家后的學習以50分鐘為一個時間段,每段之間有10分鐘休息時間,學習后,還有40分鐘的散步時間。在高三巨大的學習壓力下,陳勇豪仍能保持在晚上10點半睡覺。不過,曾濤老師并不贊同照搬陳勇豪的學習方法,“學習還是要因人而異,畢竟不是每個人的學習效率都像他這么高。”
陳勇豪學習的秘笈
主動學習
學習自主性很強,一直在超前學習,在家自學半年期間,周一至周五每天都安排了7節課
喜歡閱讀
7歲起,每天放學后去書店看1個小時的書,童話、名人傳記等都有涉及
不甘落后
插班高一后首次測驗,成績排在后面。高二下學期時趕了上來,進到班級前十名
計劃細致
他自己制定了一個作息時間表,時間安排都以分鐘來計算
勞逸結合
每個周末父親都會帶他到成都周邊玩,走進大自然
(責任編輯:商興龍)
分享“四川13歲少年被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錄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