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輕松克服高考心理焦慮的三個方法
2015年高考悄悄來臨,雖然他的腳步距離高三生還有一段距離,可很多正在緊張備考的同學已經感覺到壓力,也有一些同學已經產生了心理焦慮的問題,育路高考網為考生支招,三個著名的世界效應告訴你怎么輕松克服高考心理焦慮癥。
一是“瓦倫達效應”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從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瓦倫達效應啟示我們過分關注事件的結果,往往會使心理壓力增強,從而導致最后的失敗。所以,面對考試要心態從容,將精力集中于努力的過程,天道酬勤,相信自己通過扎實而不懈的努力,必將取得勝利。”
二是“齊加尼克效應”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作過一個實驗:他將自愿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20項工作。其間,齊加尼克對一組受試者進行干預,使他們無法繼續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務,而對另一組則讓他們順利完成全部工作。實驗結果是: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顯現一種緊張狀態,但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隨之消失;未能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持續存在。“齊加尼克效應啟示我們人們的思緒總會被那些未能完成的任務所困擾,任務未完成,心理上的緊張壓力就難以消失。所以,給考生布置學習任務時,應盡量細化,適可而止,當日事當日畢,每天都有收獲,更利于培養考生的自信及成就感,減輕考生的壓力感。”
三是“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考查某校,他們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將其姓名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并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極具潛質。”八個月后,他們又來到這所學校進行復試,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學生成績進步很快,性格更為開朗,與教師和同學的關系也比以前融洽了很多。“羅森塔爾效應又叫期待效應,它是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的一種心理共鳴現象。”李敏老師表示,它啟示教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給予考生稱贊和好的心理暗示,例如常對考生說“你越來越有自信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我認為你一直在進步”等,有利于考生克服壓力、增強信心,朝著期待的方向發展。
給考生布置學習任務時,應盡量細化,適可而止,當日事當日畢,每天都有收獲,更利于培養考生的自信及成就感,減輕考生的壓力感。
(責任編輯:商興龍)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考生輕松克服高考心理焦慮的三個方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