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清朝末期高中課程表 普及性知識

2014-11-07 10:29:52 來源: 新浪

   上海市浦東中學校長倪瑞明在梳理浦東中學校史資料時,無意間在浦東新區檔案館發現了清宣統己酉年十二月(1909年)編制的浦東中學“高中必修選修各學程學分時數及選習程序表”。這張百年前的課程表,共分國文、外國語、數學、藝術、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體育等“七大門”,并明確規定了每周時數、學分、必修選修課程,以及嚴格的選習程序,從而確保課程結構的梯度和學生的接受度。教育理念,薪火相傳!先人的教育經驗放到今天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不無借鑒的意義。

百年前清朝末期高中課程表

  清宣統己酉年十二月(1909年)編制的浦東中學“高中必修選修各學程學分時數及選習程序表”

  實行學分制 有必修課、選修課

  首先,體現教育救國之志。浦東中學校長楊斯盛深感“幼年失學,不獲讀書”“浦東相鄰子弟失學”之苦,他毀家興學,捐獻30余萬兩銀子,創建了浦東中學,并聘請黃炎培等進行管理。

  學校開辦之時,楊斯盛就明確提出:“一是為國造就科學人士,以達到科學救國、實業報國,振興中華之目的;二是為浦東鄉鄰子女解決失學之苦。”

  因此,浦東中學在開辦之初,基于為國家造就科學人才的目標,明確提出“重理不輕文”,設置升學班,為準備升入高等學府的學生提供優質教育;

  充分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課程結構,參考日本的課程設置,延聘名師,最終確定浦東中學自己的課程方案;

  同時,為了更好地鼓勵學生報考優秀學校,學校董事會設立專項獎勵基金——升學補助費,對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給予獎勵。

  其次,強調“學以致用”。感于當時的學校教育往往脫離社會實際,學生所學知識不能運用,面對“畢業即失業”的困境,基于“學以致用”的思想,黃炎培在課程設置中堅持實用主義,重視應用知識,針對部分同學畢業之后即將就業的需要,開設“師范類”和“商業類”的選修課程。

  針對擬從教的學生,開設《心理學概論》《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概論》《普通教育法》《學校行政及組織》等;

  針對擬從商的學生,開設《經濟學》《商業概論》《商業實踐》《簿記學》《銀行學》《珠算》《打字》等課程。

  再次,規范的教學管理。這份“高中必修選修各學程學分時數及選習程序表”是由浦東中學首任校長黃炎培主持編制的。

  從該課程表中可以非常明確地看到課程設置中分必修課、選修課兩類;

  采用的是學程,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設計相應的教學進度和難度;

  采取的是學分制管理,根據選習課程的課時數、教學難度和學科差異,確定不同的學分;

  尤其重要的是選習程序,即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程,把必修課與選修課的要求予以嚴格的流程規范,而學校里還有相應的選修管理制度,從而確保學生選習流程的規范性、有效性。

  體育設備極其完善 教授性知識

  第四,高度重視體育。面對學生身體素質羸弱,在“強國必先強民”思想指導下,增設了體育課程。創辦之初,學校即特別重視體育教學,開設體育必修課2節,選修課2~3節,輔以各項體育運動,以“養成好學深思,體格健全之公民,能有遠大之目光,清新之頭腦”為目的。

  不僅將體育作為增進全校學生體質之必需,還作為進行“德育、智育、群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明確規定:體育成績不及格者不得畢業,畢業時體育成績在丙等以下者,不得享受升學補助費,以激勵學生強健體魄、全面發展。

  同時,學校體育設施非常完善,學校有晴雨操場、足球場、籃球場、壘球場、排球場、網球場、跑冰場以及乒乓房、彈子房、游泳池(增濤池),另設單雙杠、沙坑、擲鉛球區域、秋千架、軒輊天平板等,體育設施的規模不僅在當時,放到現在也是少見的。

  第五,遵循身心規律。自然科學中的必修學程為《醫學常識及性育》,規定第三學級起選習之,每周三個課時,共三個學分。在清朝末期,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系統地開設基礎醫學知識和性教育知識,注重青春期生理衛生教育,實屬超前。

  尤其作為一所寄宿制學校,根據學生的生理年齡和心理特征,學校通過領先的課程,主動進行性知識和生理衛生的普及,從而避免了學生在這方面出問題。

  舊課表傳遞出的育人特質

  從這張舊課表,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當時學校對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視。在大量引進西方課程的同時,浦東中學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邀請很多晚清秀才、進士等任教,國文中的必修和選修課時基本在8~9節。

  學校始終堅持將人的培養視為第一要務,堅持公民素養的培養。正如1907年3月21日,楊斯盛宣布浦東中學校訓“勤樸”時,提到“欲成就事業,必以精神體魄為原動力,而精神體魄尤必以勤之”。而“樸”,既是奢華的對立面,更在于對事業的專注,“求學問,則舍學問外,無一足以擾其心”。“勤、樸”二字,本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

  同時,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的修身。學校每學期開設一門《修身》課,進行道德要旨的教育。而浦東中學的校箴“克己互助”明確指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克己之精義。西方哲學家曾言,“吾人享受自由,以不妨礙他人之自由為限”。互助,注重團隊合作,即“強扶弱,長慈幼,才者輔不才,能者濟不能,殆為人群共存之原則”。

  從舊課表看今天的高中教育改革

  細細研究這張課程表,我不免聯想到今天正在開展的高中教育改革,感悟頗多。

  感悟一:學分制管理應該成為學生學業管理的基本方式。面對等級性學業水平考試,學校需要思考采取何種方式,幫助學生學會選擇。面對6門等級性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學生從中選擇3門,總計有20種可能性,按部就班按照傳統教學管理方式,將很難實施有效的課程管理,這就需要學校思考采取學分制管理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學業管理的有效性。

  感悟二:學校應該提供高選擇性、多樣性的課程。由于現行高考招生制度中存在著評價標準、選拔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唯學分論、一考定終身、學生選擇性不夠和過度偏科等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滿足培養多樣化高素質的人才,勢必需要學校提供多樣化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因為,課程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感悟三:提高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基于不同高校不同專業的差異性需求,從傳統的以高考成績由高到低填報志愿,逐步改變為基于高校的不同專業進行填報志愿。這就需要學生根據高校專業錄取的要求,分析自己的職業取向、個人興趣愛好與特長,也對學校給予學生正確的生涯規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感悟四:加強教師專業成長。多元化課程、走班制和高選擇性,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和等級性學業水平考試的不同教學要求,學生對于等級性學業水平考試的不同選擇,學生的多元個性化發展,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更多地研究教材、課程標準和考試標準,基于學生的不同需求,方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這就必須要有教師的專業成長為基礎。

  (責任編輯:商興龍)

分享“百年前清朝末期高中課程表 普及性知識”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自偷精品精品国产日韩 | 日本特级婬片中文免费看 | 午夜福利在线性视频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视频 | 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 五月天丁香婷婷激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