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15年高考綜合改革時間表6月底前公布
近日,育路高考網從河北教育考試院獲悉,河北省將在6月底前確定高考綜合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
高考改革啟動,基礎教育如何轉向
“改革現行的高考模式,必然將撬動基礎教育階段改革。”今年全省兩會上,高考改革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門話題。他們認為,這次改革試圖破除困擾教育領域多年卻始終無法根治的種種頑疾,能夠促進教育鏈條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推進“走班制”,根據學生選擇科目和難易程度分層次教學
目前,多數學校按文理分科分班教學,而高考改革后,學生可文理兼修、文理兼考,選擇權進一步加大。
“這對于學校來說,是一種教育本原的回歸。”劉貴委員認為,現在文科學生不懂理、化、生,理科學生不懂政、史、地的現象十分嚴重,帶來的弊端就是學生知識結構不完整。他建議,各學校要轉變原來不正確的理念,按要求開齊、開足所有課程。
“但這同時對學校的軟硬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劉貴委員和周慶委員均表示,為適應這一變化,學校需要推進“走班制”,根據學生選擇科目和難易程度進行分層次教學。“通過測算,學生在6門學科中選擇3門可以有20種組合,會造成教室、教學設備等硬件的嚴重不足。”
“除硬件建設外,師資調配和課程安排也是個難題。”周慶委員表示,由于學生選擇學科的人數不同,一些學科的教師可能會不足,而另一些學科的教師可能會富余,這就需要學校對整個教師隊伍進行動態調整。而且由于實行分層次教學,選考學生可能對所選科目的研究較深入,這對教師能力也是個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周慶委員認為,一些縣級中學的教學和管理將面臨很大困難。他建議,可以先根據學校自身師資情況限定一些選擇組合,等軟硬件都具備了再讓學生自由選擇。
針對“高三前把學業水平考試的各個科目考完,高三一整年只學語數外”的說法,劉貴委員予以否定,“根據國家課程方案要求,體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等在高三仍需繼續學習,才能完成規定學分。”
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這次國家的規定非常明確,要求各學校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及社會實踐5個方面來客觀記錄學生的各項活動。”周慶委員舉例說,“原來我們會說某同學熱愛公益活動,而現在我們會寫清他參加公益勞動、志愿服務活動的具體內容,還要記錄他參加的次數、持續時間等。”
他表示,這樣不但需要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客觀記錄,還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完整的便于高校參考的綜合素質檔案。因此,學校工作量會增加很多。
那么,綜合素質評價會不會像網上議論的那樣影響學生學習?劉教民代表認為,這種觀點本身就有問題。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人才培養的要求。國家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考錄取的參考,就是要打破“僅憑成績定終身”的弊端。
“高考改革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我們將盡可能保證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的客觀、準確、公正。”劉教民表示,從去年開始,我省就開展了廣泛的調研工作,并多方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力爭在今年6月底前確定我省的高考綜合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
(責任編輯:商興龍)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