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5年北京高考改革變化
育路高考網從北京市教委獲悉,2015年高考將實行平行志愿,考生將在高考結束獲知分數后再填報志愿。同時,根據教育部要求地方性加分最多只保留一項的規定,北京高考地方性加分將只剩少數民族一項,加分分值擬保持不變。
據育路高考網小編了解,2015年北京高考四個重大變化中,考后填志愿和志愿“大平行”方案將使家長們在填報志愿時輕松不少。
變化1 志愿填報
由考前變為出分后
《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推行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方式”。據悉,明年本市高考計劃實行“出分后填志愿”。
恢復高考以來,本市基本上都是考前填志愿,一般填報志愿的時間為5月中旬。
此前北京市也曾試行過考后填報。從往年情況看,高考分數通常在6月23日公布,預計明年的高考志愿填報工作將在6月下旬進行。
影響:考生和家長心里更“有底”
對考生和家長來說,出分后報志愿算是利好消息,因為心里會更“有底”一些,可以根據分數和興趣“量體裁衣”。高分生與低分生都有明確的方向,報考志愿與實際錄取懸殊不會很大,風險減小。
但是考后填志愿也并非沒有弊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志愿扎堆兒”:冷門專業更冷、熱門專業更熱,使某些院校或專業錄取分數線猛漲。另一個可能是造成“斷檔”,即由于某校上一年錄取分數高,因而一些考生不敢報考,以致該校一些專業招不滿學生。
變化2 志愿填報
“部分平行”擬變“大平行”
《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
2015年本市高招志愿設置擬推“大平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避免學生填志愿時出現“踏空”,2015年的“大平行”還將設置“保險措施”,即不取消“批次”,但每批次內所有學校可平行填報。也就是說,本科仍然分為一本、二本、三本,但在一本(二本、三本)層次內,填報的所有志愿都是平行關系,計劃每批次可填報6至8所學校。
錄取投檔時,“分數優先,遵循志愿”。步: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5分,則先投705分的考生,再投704分的考生,再投703分的考生……以此類推。第二步:每個考生投檔時,按所填志愿ABCDEF順序檢索,如考分夠A學校,就投檔到A學校,如不夠,則看B學校,以此類推,這樣的投檔方式極大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
影響:高校層次可能更分明
有業內專家認為,如果“考后出分報志愿”和“大平行”同時實施,那么2015年的志愿填報將成為史上最容易的一年。“連一模二模的成績都不用參考了,只需要把自己感興趣且與自己成績水平相當的高校從高分到低分排個序就可以了。”相信進行過本市中考志愿填報的家長們很容易明白高考的“平行志愿”該怎么填。
“大平行”會把填報志愿的風險降到,也會解決家長們最糾結的“浪費分數”問題。不過對于高校來說,這樣的志愿設置方式很可能造成高校的“扁平化”趨勢,學校層次會越來越分明。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