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因素在填報高考志愿中的導向作用
高考志愿填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核心理念分為戰略與戰術兩個層面。
高考志愿填報的戰略層面,要按照【人生規劃(包括婚姻規劃)→行業規劃→職業規劃→學業規劃 →專業確定→院校選擇】這樣的戰略來進行。即:人生規劃決定行業規劃與職業規劃,行業規劃與職業規劃又決定學業規劃,而學業規劃最終對高考志愿填報中的專業與院校的選擇,起著方向性的戰略導向作用。
中國的高等教育資源與城市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城市分類:
國際知名房地產及資本管理公司---仲量聯行(美國) 2015年4月8日發布其綜合研究報告《中國城市60強》,是對中國大陸最重要的60個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市場格局的最新前瞻研究報告。報告著力于定位中國新的商業中心,并鑒別構建未來中國城市格局的驅動因素。
1.城市分類:
①超一線城市2個:上海、北京
②一線城市2個:廣州、深圳(計劃單列市)
③1.5線城市9個:天津、成都(區域中心城市)、
蘇州(經濟發達的非省會城市)、武漢、重慶(直轄市)
杭州、沈陽、南京、西安
④二線城市8個:大連、青島、寧波、廈門(計劃單列市)
長沙、鄭州、無錫(經濟發達的非省會城市)、濟南
⑤三線城市----增長型14個:哈爾濱、福州、合肥、昆明、
東莞、佛山(兩個制造業經濟強市)、常州、
石家莊、長春、呼和浩特、南昌、溫州、貴陽、南寧
⑥三線新興型城市17個:
太原、海口、蘭州、烏魯木齊(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國際化城市)
唐山、嘉興、紹興、南通、徐州、泉州、煙臺、濰坊、金華
湖州、珠海、洛陽、中山
⑦三線起步型城市12個:
威海、淄博、銀川、揚州、淮安、蕪湖、鹽城、宜昌、西寧、吉林、襄陽、綿陽
⑧其它:包頭(重工業大城市)、保定、秦皇島、鎮江、桂林、開封、蚌埠、湘潭、大同、保定、連云港
2.高考志愿填報中地域的選擇原則
①如果考生成績非常好,家庭經濟不錯,可首選北京、上海
②不同地區集中了不同的產業群:
如上海的金融產業、深圳的電子信息產業、武漢的光電產業、長春的汽車產業、長沙的傳媒創意產業、內蒙古的牛奶產業
③若考生成績優勢不明顯,在一、二線城市的生活成本、學習壓力都比較大的話,可考慮本省及周邊省份如河北、河南、陜西、山東的城市,首選省會城市西安、鄭州、濟南、太原、石家莊及各省地級市。
(責任編輯:張麗瑩)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