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 你怎么看?
我就讀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遠遠超過‘二本’,考研、就業率也不比‘二本’差,但因學校是民辦學校、屬于‘三本’,以前便感覺處處低于別人。”6日,得知四川2015年高考將本科第二批次與第三批次合并錄取后,畢業于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的李曦光感嘆道。日前,內地多省份2015年高考方案出臺,繼山東、天津、浙江、福建等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后,四川、廣西宣布2015年高考將本科第二批與本科第三批合并為本科第二批進行錄取,而湖北則宣布將于2016年高考取消“三本”批次招生。
多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你怎么看?紅辣椒評論作者互動平臺—時評聊吧論壇設置“時論鋒會”辯論帖,紅辣椒評論作者及廣大網民紛紛發表觀點。感謝各位作者及廣大網友的支持與熱情參與。經紅辣椒評論編輯整理,主要觀點如下:
正方:三本即末流的思想在許多公眾心里早已根深蒂固。這給那些有實力的民辦高校帶來不少的招生困擾,甚至有些民辦高校民辦院校遭遇線上“零投檔”的尷尬局面。所以取消三本院校批次的招生,有以利于民辦高校招生的回暖和教育的均衡發展。
圖八木:
現在的二本和三本分數線本來相差就不大,有些專業三本要求的分數還遠遠高于二本,但就是因為三本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末流一樣,招收三本的民辦院校也一直是苦不堪言,二本三來合并招生是個利大的好事,可以消除一些差別認識,使公辦和民辦院校能夠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渭河飛狐:
取消“三本”招生是很容易的事,說取消還不是一句話,關鍵是要消除掉“三本”留在人們思想和觀念里的那等級錄取,消除那種“三本”招生帶來人們的后遺癥,帶給人的以成績和錄取批次論英雄的招生理念。
羅立志:
取消三本次,不僅是為民辦高校正名,有利于民辦高校的發展,還對學生選擇上學有利,讀民辦院校,上獨立學院,一樣可以成才。這是對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的一種支持。不要重復地去應考,復讀是加重經濟負擔,浪費時間,其實劃不來。三本錄取取消了,民辦院校招生就是二本招生,這是好訊號。
李兆清:
工作之后,最重要的是能力。當然,文憑也很重要,它是找工作的敲門磚。取消三本批次招生,一二三本院校消除了高低之分,能力再強還是要靠在工作中展現。這也讓那些民辦院校有了更加平等的競爭環境。民辦院校發展好了,會對其他高等院校發展發揮鯰魚效應。
姜文來:
取消“三本”是為“三本”學校找一條生路,也為考生找回個面子,這只是名稱的改變,實際上換湯不換藥。取消“三本”,“三本”院校并沒有真正的取消,只是換了一副馬甲而已,名字更亮一點。在高考靠分數說話的今天,被“取消”的“三本”招來的生源依然是分數比較低的。不必為此而歡呼,相反說不定還有副效果,如對“二本”整體質量的影響需要后續觀察。
反方:一二三本院校本就沒有高低之分,都屬于相同水平的“普通高等本科文憑”。三本批次的突然取消對那些即將迎來高考且成績處于邊緣化的同學造成不小的心理困擾,勢必影響其考前備戰。
哥是來踢館的:
取消三本的根源是在招生難,生源減少,首當其沖的是三本院校。不過靠取消三本批次的招生來應對問題是換湯不換藥,不實現教育資源的平衡,用人單位的按學校學歷取人,學校、學歷歧視就終究會存在。
觀海聽濤聲:
取不取消都無所謂,只要考進用人單位,一二三本畢業的學生工作幾年看實際能力提拔。我們見過高分低能的一本學生大有人在,三本進來的學生能力強受重用的也不少,進入社會工作幾年后都是拼實際能力的。
自摸清一色
無所謂了取消三本和二本,學生畢業待遇都一樣。大型優質企業第一文憑不是重本211,或者985,你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當然,有這樣的區別也是正常的,考600多分的人和考500分的人在學習上本就不是一個檔次。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