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拿下中低檔題容易“打勝仗
高考在即,如何把握最后復習階段的沖刺,合理有效地備考?為打消考生們的疑慮,育路高考網小編采訪了日照一中數學教師王旭,分享他的“獨門秘籍”。王旭建議考生,回歸基礎知識,立足中低檔題目,積累好錯題,這樣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多練幾套
有評分標準模擬卷
王旭告訴記者,今年的《考試說明》與去年相比保持了很好的穩定性,知識能力要求、考試范圍、考試形式、試卷結構基本沒變。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他建議考生要回歸課本,夯實基礎。理清數學的知識主線,構建知識網絡,熟記數學概念、公理、定理、性質、法則、公式,要做透課本中的典型例題和習題,用聯系的觀點研究課本上的變式題。
他說,在復習過程中,考生要研究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明確題型分布、知識點的覆蓋規律、每年命題的創新亮點、思想方法的考查切入點、能力考查的力度等,哪些知識考查的頻率比較高,哪些能力要求需要重視,有哪些取舍規律等。
成績中等的學生對難題要取舍,做一定量的中、低檔題,以達到熟練基本方法和典型問題的目的。“高考數學150分里,基礎分占到120分左右。所以說中低檔題目是試題的主要構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來源。考生能拿下這些題目,就是數學科打了個勝仗。有了勝利在握的心理,對攻克難題會更放得開,即使難題不完全會做,也應該爭取多得步驟分。”王旭說。
王旭建議考生,練幾套有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的模擬卷,研究評分標準,糾正“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準”的壞習慣,確保答卷規范,爭取高考時該得的分數一分都不丟。
大考中出錯的題
一定要重點分析
“錯題病例也是財富,錯題重做是查漏補缺的很好途徑。有些同學考試時,題題被扣分,究其原因,大多數是答題不規范,抓不住得分要點,思維不嚴謹所致。”王旭說。
臨近考試,王旭建議考生重視做錯的題,特別是大型考試中出錯的題,想清楚當時為什么錯、錯在哪,從出錯的根源上解決問題,這樣做可以花較少的時間,解決較多的問題。必須走出“一做就錯,錯了再做,做了又錯”的怪圈。建立錯題集,特別對那些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識記憶失誤、思維不夠嚴謹、方法使用不當等典型錯誤收集成冊,并加以評注,經常翻閱,常常提醒,以患。
最后,王旭說,考前調整十分重要,考生要防止兩個極端的做法,一是徹底放松,破壞了長期形成的生物鐘,這樣會適得其反;另一個就是挑燈夜戰,導致考前過度疲勞,臨考時打不起精神。他建議每晚22點前睡覺,早晨6點半后起床。“適度緊張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只要大家精心準備,充滿自信,沉著應戰,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