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說明
一、認清傳統志愿和平行志愿的根本區別
傳統志愿和平行志愿最大區別:投檔方式不同
傳統志愿:①按“志愿優先”原則投檔——投檔前先看考生填報的志愿順序(A\B\C),再對同一順序位置中(如A志愿)志愿相同考生分數排隊,最后按分數由高到低投檔。
如:甲、乙二位考生的A志愿為浙江大學,丙、丁二位考生的B志愿為浙江大學,此時,丙、丁考生分數即使高于甲、乙考生,投檔時也是先投甲、乙考生。
、谕嗡锌忌,在同輪次中,不論分數高低,均按志愿順序“同時投檔”。也就是說,投檔系統在對你進行按志愿順序投檔的同時,也在對其他考生進行著相同程序的投檔。一旦A志愿學校投檔人數達到招生計劃人數,系統就不會再接受那些分數雖高于A志愿學校最低投檔分的B志愿填報考生。因此A志愿在投檔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平行志愿: ①按“分數優先”原則投檔——投檔前先對考生分數進行由高到低的排隊,再按誰分數高誰就先投檔的原則進行投檔。
② 當某一考生投檔時,分數比其低的考生處于等待狀態(逐一投檔)。
、 投檔按考生所填報志愿(A\B\C\D\E)的順序逐一進行,考生填報的所有志愿A\B\C\D\E均可作為第一志愿使用 。當投檔進入某一志愿學校后,投檔過程即告結束。如投檔進入A后,后面的B\C\D\E就不再投檔;A\B\C均投不進而投檔進入D,后面的E也不再投檔;A\B\C\D\E都不能進檔,也不再進行投檔。
二、志愿填報的一般原則
志愿填報的原則基本有二:本人意愿與客觀可能
本人意愿:本人確實愿意進入該學校學習。
客觀可能:本人基本具備被該校某專業錄取的條件。
三、如何判斷平行志愿填報中的客觀可能性
客觀可能性的判斷只是相對的,沒有絕對性。
客觀可能性判斷的主要依據是各校以往所錄取考生的分數排位情況(如名次號、總分)。
要善于識別和剔除學校以往所錄取考生分數排位中的偶然情況。
四、防止平行志愿填報選擇的失誤
學校志愿填報過高,投檔不成功。
ABCDE五個志愿填報沒有梯度,造成一損俱損。
對填報學校的招生規定了解不夠仔細,置限制性條款的規定于不顧,造成填報錯誤。如:北京體育大學,在招生規定中有對考生的身高要求,這一要求公布在學校校園網上的《年度招生簡章》中,有些考生不知這一規定,結果造成了硬生生的退檔。
不按本人想要進入學校意愿的強烈程度對志愿填寫順序(ABCDE)作出對應的排序(包括專業)。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