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首頁 > 高考網 > 各地高考志愿填報信息 > 全國高考志愿填報信息
提前批錄取高校是指按國家規定,給軍事、公安、武警等高等院校和某些普通院校中的部分特殊專業在錄取時間安排上位于其他院校之前錄取的學校。這些學校及專業的錄取工作在其他院校錄取之前進行。提前單獨錄取院校錄取結束后,未被錄取的考生可參加非提前錄取院校的錄取。考生填報了提前單獨錄取的院校,等于增加了一次被錄取的機會。但是,提前錄取院校的專業性較強,不喜歡這些專業的考生可以不考慮,集中精力選擇其他學校。考生要以正確的心態填提前批志愿,一旦被錄取就必須要走。即使不喜歡,也不能更改。
自主招生類院校對考生的要求較高,但對優生群體來說,增加了錄取的機率。考生填報此類高校,擴大了個人院校與專業選擇的范圍,拓寬了自己被高校錄取的可能性,實際上對考生是一個大好事。
11、考生填報志愿時,應該注意填寫“服從調劑專業”。
多年的實踐證明,有些考生對專業要求較高或不服從調劑(或者是不填寫),造成了進檔后被退檔的風險,給個人錄取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于落榜。
因此,考生應該注意:
① “專業”填寫時一定要“服從調劑”。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報6個專業,考生專業填報機會增多,相對每個專業填報的考生就會增加,專業容易形成“扎堆”情況。如果考生在填報專業中分數不算高,專業又不服從調劑,就會造成進檔后被退檔。在專業的填報上,也要本著“沖、穩、保”的想法,科學組合,防止進檔后被退檔。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調劑”一欄不填寫的話,將被視為“不同意”處理。
② “專業”冷熱搭配要適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專業取分也是有高有低,不能全報熱門或高分專業,要保持專業志愿間要有3——5分的差距。如對專業沒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調劑”,即有了較大的把握性。
12、考生填報志愿時,應該注意對個人所定高校“大小年”的發展趨勢。
考生錄取“大小年”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不以哪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的。實際是一個高校每年的報考人數的不穩定,造成了起伏較大,導致了錄取分數忽高忽低,走勢具體無常,即形成了“大小年”相應規律。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但并不絕對,只能作為填報志愿的參考。導致招生高校“大小年”現象的因素有:
① 受上年該校錄取分數線的影響;
② 該校當年招生計劃投放量;
③ 宣傳力度;
④ 幾十萬考生志愿填報情況。
考生要認識“大小年”,適應“大小年”,但也應該避免“填報志愿扎堆”,僅靠簡單尋找“大小年”規律作為志愿填報的依據是不夠的,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縱橫分析,全面考量,以正確選擇。
因此,考生應該注意:
① 參考該校連續三年錄取比例的變化趨勢,錄取分數高說明是“大年”,錄取分數低說明是“小年”。“大小年”現象是一種人為因素造成的現象,要全面分析,靈活運用。
② 對上一年新開設的專業,如果錄取比率小于1,來年報考人數可能大幅度提高。當年新開設的專業,可能因報考人數不多而遇到“小年”。要科學思維,統籌考慮,全面權衡,以實現個人步入理想大學的意愿。
注意問題是心理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內顯與外顯的專注。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所涉及的若干問題從內心指向上一定要集中,在具體操作填寫上也一定要專注。只有專注,才不會出現紕漏,做到準確無誤,才能保證填報志愿的正確,助你金榜題名,夢想實現。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