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高考狀元”現象看教育改革(2)

2015-08-31 06:56:18 來源:求是網

 

  有了這一認識,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現在不少學習上的成功者沒有成為事業上的成功者,即在部分高考狀元身上出現了低工作業績的狀況。這就是我們對所謂“高考狀元”現象的基本認識。 認識“高考狀元”現象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及改革也頗有啟示。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真正轉變基于知識本位的教育價值觀。知識作為人類社會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發展學生智力、能力、個性和思想品德的前提與基礎,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現行的教育把知識的授受推向了一個極端,構建了知識本位和知識唯一的教育價值觀。在這種片面教育價值觀的引導下,教育過程注重的是教師對知識的系統傳授和學生對知識的機械記憶、正確回憶與再現等,并以此為基礎使學生在考試時得到高分,成為所謂學習上的成功者。但殊不知,這種教育價值觀忽視甚至犧牲了學生更為重要素質的發展,其弊端已經充分顯現出來。

  二是要進一步明確教育的應然價值與功能。既然知識本位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時代和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需要,那么,在當今社會,理想的教育到底是什么?不明確這個問題,教育及改革就會失去靈魂和方向。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促進以個性和人格為核心的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根本要旨;同時,在知識經濟社會,又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等就成為當代教育的應然目標及價值追求。由此,傳統傳授型教育向現代創新型教育轉型就成為實現教育應然價值的必然選擇。

  三是我們的教育改革要有國際視野。由高考狀元的低工作業績也引發了我們對中西教育異同的比較及思考。一般來講,我國教育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學生對系統知識的掌握和扎實的做題訓練上,而西方教育的長處則在于比較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和現實差異,注重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及設計與操作能力的培養等,而這些教育品質更與當前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教育改革需要采取比較的方式來進行,并由此達到取長補短和共同發展的目的。

  也許“高考狀元”現象并不是一個偽命題,部分高考狀元低工作業績的現狀需要我們改變對高考狀元的慣常認識,更需要我們認識我國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切實加以改進。唯有如此,教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價值功能才可能得到充分釋放。

  (作者:大理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

  (責任編輯:盧雁明)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分享“透過“高考狀元”現象看教育改革”到:

58.4K

網站地圖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色精品V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A∨网站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色依依Av在线 | 日本美女先锋影音资源 | 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