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文綜模擬試題(2)
一、選擇題
1.2013年中科院上海研究所成功合成出一種無機紙,若能取代普通紙張大規模使用,其帶來的環境意義是
A.降低紙張成本 B.有利于保存文獻資料
C.節約耕地資源 D.有利于保護森林資源
2.“四季轉場”是新疆山地牧場傳統的畜牧方式,羊群轉到高海拔草甸區應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日照率是指一定時段內,實際日照總時數占可照總時數的百分率,下圖為我國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變化統計圖。讀圖完成3-4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四地日照率冬季差異最小 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緯度高
C.北京日照率全年變化最小 D.上海受“副高”影響時日照率高
4.M地最可能是
A.重慶 B.哈爾濱 C.呼和浩特 D.拉薩
右圖為遼寧省2010年2月10日凍土深度觀測圖,完成5-6題。
5.遼寧省凍土深度總體分布特征是
A.隨緯度升高而增大
B.沿海向內陸增大
C.由東向西增大
D.半干旱向半濕潤區增大
6.冬季凍土凍脹變形,影響地表建筑的安全。下列因素中對凍土凍脹程度影響不大的是
A.低溫持續時間
B.凍結前的土壤含水量
C.地下水位高度
D.近地面氣壓高低
7.近年我國中西部地區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也出現了招工難的現象,原因可能是中西部地區
A.出生率下降,勞動力不足 B.新生代勞動力就業意愿變化
C.高新技術人才不足 D.勞動力成本高
8.右圖為城市軌道交通的規模經濟圈效應示意圖。下列產業中,受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直接帶動的是
A.地產開發
B.商業零售
C.鋼材生產
D.航空運輸
9.烏尤尼鹽沼位于玻利維亞西南部高原,被稱為“天空之鏡”,是理想的測試和校準地球遙感衛星之地,主要因為
A.鹽湖面反射率高
B.海拔高,離衛星近
C.無植被阻擋
D.氣候干旱
10.下圖為三峽工程建成后,下游宜昌至大通河段累計沖淤狀況預測圖。圖示時段內該河段
A.一直以沉積作用為主 B.一直以侵蝕作用為主
C.先侵蝕為主后沉積為主 D.先沉積為主后侵蝕為主
11.韓國首爾城市主體空間圍繞自然山體、農田、河流呈環狀形態布局,該“環形城市”的最大優勢體現在
A.城市形態優美,農副產品自給率高 B.各功能區貼近自然,城市生態和諧
C.各功能區相互距離近,聯系緊密 D.中心區后備土地充足,城市發展潛力大
12.六虱指的是危害國家的六事。《商君書•靳令》指出,禮樂、詩書、修善孝弟、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為“六虱”。這反映了秦國當時( )
A.儒家思想沒有市場 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
C.道家思想成為主流 D.墨家思想漸趨沒落
13.《宋史.職官志一》:“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司諫、左正言,同掌規諫諷諭。凡朝政闕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違失,皆得諫正。”下列結論較為合理的是( )
A.諫官保證宋代政治清明 B.諫官的設立不利****皇權
C.諫官種類繁多造成冗官 D.諫官的諫議減少了行政失誤
14.明清時期我國城市化出現“離心現象”——在其它國家,城市人口比重愈來愈高,也愈來愈集中,小城市變大,大城市變得更大;但在中國,明清兩代的幾個大都市,從人口到城區規模都比兩宋和元代時縮小許多。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農經濟的發展 B.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C.工商業市鎮大量興起 D.新航路開辟
15.有學者認為:革命黨雖然嚷嚷了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們并沒有準備好一個周密詳盡的計劃。到武昌起義之前,所有革命黨的起義,沒有一次起義有成功的機會。這可用來說明( )
A.維新變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緊迫性 D.國民革命的倉促性
16.1936年,胡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稱“五年的忍辱不戰,所求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張學良忽然造反了”。胡適評論的是( )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抗日戰爭 D.重慶談判
17.梅州市蕉嶺縣丘逢甲故居外墻上寫有一條標語“讓鋼花開遍蕉嶺,讓鐵水全縣奔流。”這條標語最早可能書寫于
A.1953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79年
18.“它還給了大家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那些在過去喪失了機會的年輕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它”指的是( )
A.恢復“雙百”方針 B.恢復高考制度
C.改革開放 D.科教興國戰略
19.“他們的公民可以在聚會時提出驅逐某一位影響其制度的官員,也可以罷免當時的政府,立刻更換執政團隊。”下面的描述與此相符合的是
A.羅馬的法律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權利 B.真正的民主是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
C.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色 D.歐美代議制度確保了公民廣泛的權利
20.瑞士牧師慈運理(Ulrich Zwingli)(1484~1531)將希伯來文、希臘文或是拉丁文版本的圣經翻譯成蘇黎世當地語言;后來,蘇黎世市議會決定了《圣經》改革方案,成為官方政策。1525年蘇黎世市議會廢止彌撒,改由慈運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據此推論合理的是
A.慈運理是民族英雄 B.人文主義逐漸深入人心
C.宗教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D.啟蒙運動沖擊傳統教權
21.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行國家干預的政策,一些人就譏笑他抄襲了一本書,另一些人稱他以社會主義拯救了資本主義。這“一本書”可能是
A.《****宣言》 B.《共產黨宣言》 C.《國富論》 D. 《社會契約論》
22.談及蘇聯1932-1933年饑荒發生的原因時,波蘭歷史學家伊薩克﹒多伊徹這樣說到,“他們(農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萬頭,綿羊和山羊約4000萬只,豬700萬只、馬400萬匹。全國牲畜減少了一多半。”對此解釋最為合理的是
A.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為穩定農產品價格
B.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農民消極怠工
C.搞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農民利益被忽視
D.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農民消極應對
23.歷史學家許倬云認為:“從古至今,一個強國領頭的‘聯盟’,不過是另外一個形式的霸權而已。”可以作為例證的聯盟是
A.華約 B.歐盟 C.亞太經合組織 D.聯合國
24.下圖中體現消費水平明顯提高的是
A B C D 25.我國公安機關加大了對知識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2014年以來已破案1.4萬起,有力地
①維護了產權所有者的正當權益 ②維護了所有企業的權益
③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④保護了地方的經濟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6.CPI即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它也是度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說來當CPI大于3時,即是通貨膨脹;如果CPI小于1或者是連續下降,則表明有輕微通貨緊縮的趨勢。2014年1月至8月我國居民(CPI)變化如下圖,據此分析可以認為
A.我國的居民消費水平呈下降趨勢 B.我國經濟發展呈明顯衰退趨勢
C.央行將繼續實行適度緊縮的財政政策 D.央行將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27.2014年9月,阿里巴巴企業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這直接有利于阿里巴巴
①加速資本擴張 ②實施全球戰略 ③戰勝競爭對手 ④提高經濟效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按照《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為困難群眾兜底線、救急難。這充分體現了
A.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 B.我國政府的性質宗旨
C.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D.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29.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強調,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①人民群眾是協商民主的主體之一
②人民代表大會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③各黨派在協商民主中發揮領導作用
④鞏固和完善協商民主,有利于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首屆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上,中方提出中國與東盟共同打造中國-東盟信息港,使之成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信息樞紐。“中國-東盟信息港”的提出也得到了東盟各國代表的普遍關注和認同。“中國-東盟信息港”建成必將
A.促進中國與東盟之間網絡空間合作 B.提升中國在東盟事務中的影響力
C.鞏固東盟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的地位 D.加劇中國與東盟的矛盾和競爭
31.廣東省第五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惠州舉行。本屆民族運動會進行了13個競賽項目和26個表演項目的角逐。舉辦****會有利于
①全面繼承傳統文化 ②保護民族文化遺產
③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④堅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全國文明城市——惠州歡迎您!”這是惠州人熟悉的電話鈴聲。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身為惠州人應該為文明城市建設
A.積極參政議政,為惠州的發展建言獻策
B.努力自主創業,支持惠州的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C.提高綜合素質,積極參加各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D.加強自身修養,實現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33.《莊子•外篇•至樂》“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這則寓言給我們的唯物論啟示是
A.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 B.堅持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C.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D.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4.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區肆虐,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稱感染總案例數可能超過兩萬人,醫學界尚未找到預防該病毒的疫苗和其來源,也沒有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因為
A.西非地區公共衛生設施落后,導致疫情難以控制
B.現代醫學在疾病防治方面水平較低
C.人類的認識水平和能力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
D.埃博拉病毒是新事物,人們對它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
35.下面這幅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堅持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②解決矛盾要善于抓住重點
③要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④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8.(25分)外語在近代中國教育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古代中國 從孟子時代開始,“華夏正音”之外的語言被貶為“鹱(hù)鳥之音”,意思是并非人類的語言,讀書人誰要學它,就是“下喬木而遷于幽谷”——自甘墮落。
近代中國 1862年,京師同文館成立,陸續設有英文館、法文館、俄文館、德文館等。同文館開始只招收10名學生,后擴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規定“中學堂以上必勤學洋文”;大學堂“必深通洋文”,譯學館“以儲交涉之才”。
現代中國第一階段 教育部副部長錢俊瑞在1952年明確指出:“俄文,它是列寧、斯大林的語言,它是社會主義大門上的一把鑰匙。我們學會俄文,就能打破語言、文字上的隔閡,搬掉放在我們發展中蘇友誼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們學會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可以使我們祖國更加速向社會主義前進。我們學好了俄文,就可以更加促進兩大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促進兩大民族的友誼和合作。”
現代中國第二階段 1978年底,《北京日報》刊出文章,號召“努力掌握外國語這個武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語成為高考必考科目”。
(1)據材料,概括古代中國和近代中國對待外國語的態度,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8分)
(2)1862年前后清政府開始了一場什么改革?簡要說明1904年后學習外語與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聯系。(9分)
(3)材料中現代中國兩個不同階段“外語熱”有何不同?這種不同反映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怎樣的變化趨勢?(8分)
39.(27分)擇業觀的變化反映時代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明末清初理學家張履祥在《訓子語》中說:“士為四民之首,從師受學,便有上達之路”,“治生以稼穡)為先,舍稼穡無可為生者。” “商賈近利,易壞心術;工技役于人,近賤。”
材料二:英國經濟學家托馬斯• 孟( 1571- 1641年)認為一個“國家可以致富”,“只有靠著商人們所掌握的秘訣才行的。”因此,我們應該把商人“列為這樣一種受人尊重的地位;因為商人肩負與其他各國往來的商務而被稱為國家財產的管理者,實在是受之無愧的。”
——《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
材料三:1952年出版的蘇聯小說《茹爾賓一家》是一部描寫工人生活的優秀作品。該作品以近乎理想化的正面人物形象來表達工人階級的勞動、生活、道德和優秀傳統,成功地塑造了“新世界的主人”的藝術形象。作品中有一情節:主人公茹爾賓全家慶祝孫子的誕生,他們為一個新工人的誕生而驕傲。
材料四:2005年,上海市質量協會用戶評價中心發布了《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質量公益調查》的報告。通過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上海學生家長進行攔截調查,共搜集總樣本數為1324份。在回答“今后希望孩子做什么”的單項選擇題時,30.9%的家長選擇公務員,僅有1.1%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工人。人才就業意向根據頻率高低依次為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壟斷性企業、金融保險等。
(1)17世紀歐洲對外貿易最發達的是哪一個國家?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擇業觀有什么不同?(6分)
(2)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分析16-17世紀中國與英國形成不同擇業觀的原因。(10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對工人這一職業的認識有何不同?這兩則材料對于探究工人社會地位的變遷分別有何局限?(8分)
(4)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究,你認為影響擇業觀的因素有哪些?(3分)
40.(30分)2013年9月,由中科院武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赫曉光繪制的豎版世界地圖正式出版發行,它以嶄新的視角展示世界。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
材料一:豎版世界地圖
材料二:烏斯懷亞被認為是世界最南的城市,稱為“世界盡頭”, 其北靠安第斯山雪峰,擁有國際機場和港口,是赴南極考察理想的起航和補給基地。
材料三:冰穹A海拔4083米,是南極內陸冰蓋最高地,平均風速低于2m/s,極利于天文觀測,中國首次在此建天文臺,將于2020年投入使用。
(1)圖中甲點經度是______,乙為______洲,丙為______洋。(6分)
(2)對比傳統橫版世界地圖,豎版世界地圖的優點有 。(4分)
(3)1月弗里曼特爾的氣候特征是______;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首次實現環南極大陸航行,其環繞航行的方向是______,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惡劣自然條件有_____。(8分)
(4)近年來烏斯懷亞旅游業發展迅速,試分析原因。(6分)
(5)分析冰穹A利于天文觀測的自然原因。(6分)
41.(26分)環渤海地區資源豐富,工業發達,該區域協同持續發展已成為國家的重大戰略。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
材料一:渤海沿岸區域圖
材料二:赤潮是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下圖為2013年我國海域赤潮災害統計圖。
材料三:部分環渤海沿岸經濟區重點產業
渤海沿岸經濟區 重點產業
河北曹妃甸 現代物流、鋼鐵、石化、裝備制造
天津濱海新區 石化、冶金裝備、港口物流
山東東營 石油加工、石油裝備制造、物流
山東煙臺 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銅材生產
遼寧錦州 煉化生產及石油儲備、船舶制造
遼寧營口 石化、鋼鐵、裝備制造、港口物流
(1)渤海被_______半島和_______半島包圍,屬于我國的內海。(4分)
(2)2013年赤潮發生次數最多的是______海;受災面積最廣的是______海。分析渤海赤潮災害嚴重的原因。(10分)
(3)根據材料,分析環渤海地區實施經濟協同持續發展可能面臨的問題。(4分)
(4)2014年8月,連接大連至煙臺的渤海海底隧道規劃方案公布,分析該隧道修建對環渤海區域發展的意義。(8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DBDAA
6—11 DBCAC
11-15 BA D C B
16-20 B C B C C
21-25 B D A C D
26-30 D A B B A
31-35 D C A C B
二、綜合題(共56分)
36.(1)我國勞動者帶薪年休假天數少,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2分)部分單位違法違規現象嚴重,勞動者的“帶薪休假”合法權益受到損害。(2分)
(2)①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和違規企業的查處力度,規范、協調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實現。(3分)
②企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尊重勞動者的休假權。(3分)
③勞動者:增強權利和法律意識,履行義務的同時,要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通過合法途徑加以維護。(3分)
(3)第一問: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4分)(備注:學生答出反復性和無限性即可得4分)
第二問:①聯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28個部門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建立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有利于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發展。(3分)
②聯系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聯系中把握事物。建立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是國家旅游業發展和相關部門之間相互固有聯系新的客觀需求。(3分)
③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把握事物存在發展的條件,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根據聯系的條件變化,撤銷“全國假日辦”,歸并其職能,能更好地促進旅游業的改革發展。(3分)
④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部分。建立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成立更高層級的管理機構,對全國旅游工作進行宏觀指導,發揮統率作用。(3分)
(備注:每點原理2分,聯系材料1分)
37.(1)①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中秋節集中表達了中國人民寄予親人團圓,家庭和睦,安享天倫的夢想。(5分)
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秋節以及中秋習俗流傳千年,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3分)
③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之一。中秋習俗把家庭團圓運用到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上,是愛家愛國情懷的具體體現,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憑借,也是我們圓夢中華的重要精神資源。(3分)
(2)①政府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支持文化產業發展,運用一些商業元素和市場技巧,提高傳統節日的含金量,將節日氛圍傳遞得更遠、更濃烈。(3分)
②政府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要不斷挖掘和傳承傳統節日自身所蘊含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歷史積淀;對傳統節日文化不斷創新,使其時尚化、多元化,煥發無窮的活力。(3分)
③政府履行加強社會建設的職能。結合當前人們的心理需求和休閑特點,為中秋等傳統節日注入新的文化因子,提供新的節日消費環境。(3分)
④政府履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引導人們節日消費綠色環保,拒絕過度包裝。(3分)
38.(25分)
(1)(8分)
古代 態度:認為并非人類語言,不屑于學習(2分)
原因:古代中國強盛;中華文明先進,領先周邊世界;儒家正統思想影響(2分,每點1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給分)
近代 態度:政府主導(鼓勵)學習外語(2分)
原因:近代中國遭受外國侵略,民族危機深重;西學東漸;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先進;有識之士的推動;外語是與西方溝通的媒介(2分,每點1分,任答2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給分)
(2)(9分)
改革:洋務運動(3分)
原因:明治維新,日本強盛;日俄戰爭,日本取勝;列強侵略,民族危機深重;清末新政,政府推動;鄰近日本,方便留學(6分,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給分)
(3)(8分)
不同:第一階段 學習俄語為主,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2分)
第二階段 學習英語為主(2分)
趨勢:政治格局 從兩極對峙向多極化趨勢方向發展(2分)
經濟格局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2分)
39.(27分)
(1)(6分)
國家:荷蘭(2分)
不同:中國 耕讀為正途的傳統擇業觀(做官務農),歧視商人(2分)
英國 商人地位高,商人職業受重視(2分)
(2)(10分)
中國:自然經濟占主導、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儒家“學而優則仕”觀念、科舉制的影
響等因素,傳統擇業觀仍占主流(4分,每點2分,任答2點即可)
英國: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的發展,商人社會地位提高;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重商主義思想的流行等(6分,每點2分,任答3點即可)
(3)(8分)
不同:材料三 推崇工人這一職業,認為工人是新世界的主人;(2分);
材料四 工人這一職業的社會認同感低,僅有少量人愿意當工人(2分)
局限:材料三 來源于小說,帶有明顯的主觀夸大的色彩;(2分);
材料四 只反映局部。(2分)
(4)(3分)
因素:時代環境(背景)、立場、地域、傳統思想、主流價值觀等(3分,每點1分,任答3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給分)
40.(30分)
(1)75°E 北美 太平(6分)
(2)兩極地區(高緯度地區)變形小;更直觀展示兩極附近國家、地區的位置關系(能直觀展示兩極地區附近航線);更利于展現南北半球的位置關系。(每點2分,滿分4分)
(3)炎熱干燥 向東(4分)
嚴寒;大風(浪);冰山(浮冰)阻擋;海面結冰。(每點2分,滿分4分)
(4)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風光;距南極近,南極科考及旅游熱的帶動;航空和港****通便利。(每點2分,滿分6分)
(5)氣候干燥,晴天多;大氣稀薄,塵埃少,大氣透明度好;風速小,大氣湍動少;冬季極夜長,連續觀測時間長;緯度高,星空起落變化小。(每點2分,滿分6分)
41.(26分)
(1)山東 遼東(4分)
(2)東 渤(4分)
海域較封閉,與外海水體交換少;海域淺,凈化能力弱;周邊地區生產、生活污水排入;海域過度捕撈,破壞生態鏈;河水匯入量減少。(每點2分,滿分6分)
(3)產業結構趨同,互補性差;重工業比重大,資源、環境壓力大;港口等設施重復建設,區內競爭大。(每點2分,滿分4分)
(4)改善區域交通;加強區域間聯系;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加大基建投入,創造就業機會;帶動建材、機械等相關產業發展;減少能源消耗,改善大氣質量。(每點2分,滿分8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