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語文練習題及答案(3)(2)
5.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題目。(7分)
杭州某校高二的一堂選修課上,老師與學生打開微信,上課時師生刷微信進行討論交流。
把微信帶進課堂,家長們是怎么看的?記者做了一個小調查,意外發現,不少家長覺得是件好事。有的家長說,網絡容易讓人放松,有的父母就利用學校微信群,來和老師交流,甚至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也有家長質疑:“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地與人直接交往,現在學生在家的大部分時間已經花在電腦、手機上了。如果課堂上老師還以信息化手段為主,會不會讓孩子變得只會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交流?”
你對把微信帶進課堂有何看法?請簡要闡述。(要求:表達簡明連貫,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答案 (示例一)微信進課堂不錯。微信是一種新型的即時移動通訊工具。老師能夠與時俱進,在教學上進行大膽嘗試和創新,應該肯定。在微信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放松的,這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微信上,學生是快樂、積極地參與討論,即使不善言辭的學生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有平等的交流機會。所以我贊成微信進課堂。
(示例二)微信進課堂不妥。在課堂上,師生本來就可以自由地進行交流,沒有必要再借助微信。課堂上使用微信,可能會因為信息量太多而淹沒真正有效的信息。學生課余已經花很多時間在信息產品上了,如果老師在課堂上還使用微信,就會減少面對面的交流機會,不利于學生的人際直接交往。所以我不贊成微信進課堂。(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本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在解答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觀點。材料中不同人的不同觀點都有其合理部分,可以辯證看待,要盡量思考這種現象背后的深層原因,讓自己的答案顯得更加深刻。
三、古詩鑒賞(24分)
6.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6分)
普天樂·秋懷
張可久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
(1)該曲選取的意象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
答:(2)此曲的突出手法是什么?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3分)
答:答案 (1)該曲選取的意象有西風、驛馬、落月、書燈、紅葉等,這些意象色調幽冷,慘淡孤寂,呈現出凄清蒼涼的特點,從而凸顯出作者的傷心之緒。
(2)突出手法是情景交融和用典。前六句在凄涼的景物描寫中表現作者的失意,最后三句用嚴子陵富春江垂釣和季鷹思故鄉莼菜、鱸魚膾兩個典故來表現作者對自己曾經苦苦追求功名的否定和嘲笑,表達了作者因失意而產生的憤憤之情和孤苦無奈。
7.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早發竹下①
[宋]范成大
結束晨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疊疊山。
碧穗吹②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彎。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注 ①竹下:地名,即黃竹嶺,在今安徽休寧西。②吹:通“炊”。
(1)本詩頸聯“直”“彎”二字,與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直”“圓”二字,在營造意境上,作用有何不同?試作比較分析。(3分)
答:(2)前人論詩,“作詩要有情有景,情與景會”。簡要賞析本詩是怎樣做到“情與景會”的。(3分)
答:答案 (1)范詩借“直”“彎”二字勾畫出皖南風景林深溪秀的特點,而王詩以“直”“圓”二字突出了塞外風景的蒼涼雄渾。
(2)詩人把主觀情思寄托在景物描寫之中。詩歌選取輕霧、重山、炊煙、樹叢、溪水、小橋、禽鳥等意象,組合成一幅清秋黎明朦朧寧靜而又生動活潑的山村美景圖,寄寓了詩人晨出觀景時的愉悅心情。
解析 (1)本題考查的重點是“情與景會”,所以要重點分析詩人選取了什么樣的意象,描繪了什么圖景,而這樣的圖景又寄托了詩人什么情感。從詩歌中的景物不難看出景是美景而情也是樂情。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寫法。
(2)解答此題的關鍵就是分析本詩中的“直”“彎”和王維詩中的“直”“圓”二字描寫的是什么景物,營造了什么意境。本詩主要突出皖南景色林深溪秀的特點;而王維的詩是一首邊塞詩,主要突出了塞外風景的蒼涼雄渾。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