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訓練試題及答案(1)

2016-03-08 07:55:54 來源:網絡

  育路高考網指導老師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16年高考政治訓練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

  1.“國家與其他社會組織的根本區別在于國家的主要目的是維護秩序、安全以及增進公民福利。”這種觀點(  )

  A.指出了國家的本質就是促進社會的發展

  B.沒有揭示出國家的階級本質

  C.說明國家的唯一屬性是社會性

  D.強調國家的性質是由全體公民決定的

  解析:B 本題考查國家的根本屬性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排除A項。題干中的觀點說明了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國家具有社會屬性,但沒有揭示出國家的階級屬性,沒有看到國家的階級本質,B正確。國家有多種屬性,排除C項。國家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性質決定的,排除D項。

  2.某區舉行區人大代表選舉。為了保證選舉的正常進行,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和中學放假半天,參加投票的企業務工人員每人還能領取20元的誤工補貼。這一事例表明(  )

  A.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B.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

  C.我國公民行使的選舉權是有償的

  D.國家具有專政職能

  解析:A 材料沒有涉及民主的廣泛性,排除B;C說法錯誤;D不符合題意;材料旨在強調某區采取多種措施來保證選舉的正常進行,體現了我國切實保障人民真正享有民主,故答案為A。

  3.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一方面要不斷擴大廣大群眾的民主權利,另一方面要對破壞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違法犯罪分子實行專政。這是因為(  )

  A.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強國之路

  B.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保證

  C.民主是專政的保障

  D.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體

  解析:B A說法錯誤,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C說法錯誤,專政是民主的保障。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不是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體,D排除。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B正確,當選。

  4.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發揚人民民主。人民民主被視為社會主義的生命,其原因是(  )

  ①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障

  ②只有堅持國家專政職能,才能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③只有充分發揚民主才能調動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④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②是堅持專政職能的原因,排除;④與題干構不成因果關系;①③表述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A。

  5. 2013年10月25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就上訴人薄熙來受賄、貪污、濫用職權一案作出二審判決,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在薄熙來案公開審理和宣判過程中,薄熙來的辯護權沒有受到任何限制,并且通過微博、視頻等渠道,真實展現在公眾面前,使公眾得以了解案件全貌,體現了既要懲治犯罪,更要保障****,這是中國法制文明的進步。材料表明(  )

  ①我國民主具有真實性 ②我國致力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③我國公民享有知情權和提案權 ④生存權、發展權是我國公民的基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A 對薄熙來的審判過程完全公開,其辯護權也沒有受到任何限制,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①正確;這種中國法制文明的進步說明我國致力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②正確;③④不符合題意。

  6.[2014·浙北名校聯盟期中] 下列關于政治生活中的有關內容的表達,最正確的一項是(  )

  A.公民依法享有選舉、被選舉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和國家領導人的權利

  B.判處十年以上徒刑的犯罪分子可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C.嘉興市南湖區城南街道辦事處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根本的制度

  解析:B 犯罪分子如果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話,也應該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B正確;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特指選舉或當選為人大代表的權利,不包括國家領導人,A錯誤;街道辦事處是政府派出機構,不屬于基層群眾自治組織,C錯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根本的制度,D錯誤。

  7.[2014·銀川一中月考]在對外交往中,每一個中國人的言行舉止不僅表達了我們的公民素質,也展示著我們的國家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人都可能是一個“外交官”。為了做好“外交官”,我們應該(  )

  ①樹立國家觀念,自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②增強公民意識,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③主動參政議政 ④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優越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A 該題考查公民基本的政治義務等知識點,題干說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言行舉止展示著我們的國家形象,所以我們必須要樹立國家觀念,自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履行自己的義務,故①②符合題意,③與題意不符,參政議政的主體是政協委員,④觀點錯誤,各民族并無優劣之分,故答案應選A。

  8.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表明,我國公民(  )

  ①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 ②享有同樣的權利

  ③平等地適用法律 ④在立法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D 本題考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在我國,享有立法權的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故④表述錯誤,應排除;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不等于享有同樣的權利,排除②。

  9.[2014·濰坊期中]近來,全國公安機關集中開展了打擊網絡有組織制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多個知名“網絡大V”因杜撰謠言受到了相應的法律制裁。這說明(  )

  ①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對敵人專政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公民要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政治自由

  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B 第①項是錯誤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第②項符合題意,不論是什么人違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體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第③項是對公民提出的要求,要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政治自由。第④項是錯誤的,權利與義務不是對等的,二者是統一的。

  10. 2013年10月30日,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檢察院對新快報記者陳永洲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批準逮捕。對此評價正確的是(  )

  A.市民有言論自由,新聞和網絡言論應該不受限制地發布信息

  B.警方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政治自由

  C.嫌犯發布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侵害相關主體的合法權利,理應受到法律的懲罰

  D.警方雖然維護了社會秩序,但其行為不利于網絡和新聞的正常發展

  解析: C 嫌犯因發布虛假信息而被批準逮捕,說明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活動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C正確;其他選項表述錯誤,排除。

  11.因開發商承諾的學區房遲遲未能兌現,某小區數百名業主阻斷道路進行維權示威,要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出來主持公道,導致交通堵塞。小區業主游行示威的做法(  )

  ①符合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要求 ②不恰當地行使了業主的權利 ③在行使權利時否認自己是義務的主體

  ④是采用不合法的方式進行維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B 本題考查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原則。 該小區業主堵路維權的方式不合法,沒有盡到維護公共秩序的義務,是不可取的,①排除,②③④符合題意。

  12.[2014·山東省平原一中月考]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將于2013年10月在山東舉辦。假如你是藝術節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  )

  ①遵守憲法和法律 ②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③努力維護社會秩序穩定 ④依法行使民主決策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A 該題是四選三的題目,學生可以運用排除法進行判斷,依據所學知識和常識,基本可以看出作為公民,要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作為藝術節志愿者,應該努力維護社會秩序穩定,①②③正確;民主決策權屬于決策機關,公民可以參與民主決策的過程,但不是決策權的主體,④說法錯誤。

  13.[2014·長沙市重點中學月考]網絡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稱為“小鼠標絆倒大貪官”。同時,網絡謠言也像瘟疫一般蔓延。為了凈化網絡環境,2013年9月29日上午10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首度對外公布,并于30日實行。解釋的出臺(   )

  ①限制了人民的言論自由 ②說明公民在參與政治生活時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③更加規范了公民的政治參與 ④確保了虛假信息不再出現于網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D ①④說法不合理,解釋的出臺,不是限制言論自由,而是規范政治參與,不會因為有了解釋就不再有網絡虛假信息。

  14.[2014·德州期中] 某高中生上課時發現外教所展示的中國地圖不完整,臺灣島、澎湖列島均未和祖國大陸用一樣的顏色標示。他立即向外教指出地圖存在的錯誤并強烈要求外教進行更換。這位同學的行為(  )

  ①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具體體現

  ②是中學生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表現

  ③履行了嚴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④是依法行使監督權的表現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A ①②選項觀點正確,與題意相符,題中外國人侵犯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同學的行為是在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是在參與政治生活,故入選。③④選項與題意不符,題中沒有涉及到嚴守國家秘密的事情,公民的監督權是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而不是普通公民和外國人,故排除。

  15.[2014·信陽市調研] 某中學生的下列行為中屬于參與政治生活的有(  )

  ①向社區提出整治環境的建議 ②參加縣學校藝術教育活動 ③為蘆山地震災區捐款 ④參加網上評議政府活動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B ①和社區管理有關,是中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體現;②參加藝術教育活動,和文化生活有關,是中學生參與文化活動的行為;③是中學生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④網上評議政府是公民進行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是積極進行民主監督的行為。①④符合題意。該題選B。

  二、非選擇題

  16.近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通報了6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典型案例,這是上海法院在“兩高”《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實施后首批集中宣判的案件。發布會上,上海高院副院長鄒碧華詳細介紹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具體情況及特點,以及上海法院進一步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決心和具體舉措。

  運用人民民主專政的有關知識,分析國家為什么依法嚴厲打擊食品犯罪行為,切實保障公眾食品安全。

  解析: 本題考查人民民主專政的相關知識。本題要求運用人民民主專政的有關知識分析國家依法嚴厲打擊食品犯罪行為,切實保障公民食品安全的原因。打擊食品犯罪是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所以要從我國的國家性質、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民民主的真實性等角度來思考。另外,打擊犯罪本身也是國家履行專政職能的體現。綜合這四方面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保障公眾食品安全,維護人民的利益,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②國家尊重和保障****。國家保障公眾食品安全,是對人的生命權的尊重和保障。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國家依法打擊食品安全犯罪,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④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是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依法嚴厲打擊食品犯罪行為,是國家履行專政職能的體現,這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7某市政府響應國家號召,倡導市民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號召“市民少開一天私家車,機關少用一天公務車”,減少汽車尾氣等對空氣造成的污染,同時緩解日益嚴峻的交通擁堵狀況。對此,絕大多數市民能自覺遵守市政府相關規定,保證“無車日”等活動順利進行,履行了市民應盡的義務。可也有人說,“開車上路是我的權利”。

  請從公民與國家關系的角度,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

  解析:本題考查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統一等知識。首先,要明確我們國家與公民的關系具有和諧統一性;其次,國家與公民的關系,既體現在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上,又體現在國家利益與公民個人利益上;再次,要結合材料中政府和公民的具體行為展開分析,特別是對不同公民的行為要進行對比分析。

  答案:①我國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和諧統一的關系,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公民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②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無車日”期間,絕大多數市民自覺遵守規定,履行相關義務,同時也享受到了出行的便利。而材料中“開車上路是我的權利”這一說法片面強調個****利,忽視了應盡的義務。③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時,要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當二者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絕大多數市民能自覺遵守市政府相關規定,保證“無車日”活動順利進行,就是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體現。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分享“2016年高考政治訓練試題及答案(1)”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午夜宅男国产在线播放 | 五月网日本A极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