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2016年高考語文考前練習題及答案(4)

2016-04-01 10:02:52 來源:網絡

  編輯推薦:2016年高考語文考前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2016年高考即將到來,各位考生都在緊張備考間斷,今日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6年高考語文考前練習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傳記開放性試題

  (時間:40分鐘 滿分:37分)

  題組一 對點練(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12分)

  千秋一寸心,紅樓無限情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歲高齡的紅學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許一生的喧囂太多了,他選擇安靜地離開。“不開追悼會,不設靈堂,安安靜靜地走。”他留下這樣的遺愿。

  進入紅學研究,多少是個偶然。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學讀書的周汝昌收到兄長周祜昌寄至燕園的信函說,他看到胡適新近一篇談《紅樓夢》的文章,其中有敦誠與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摯友的新論說,囑咐周汝昌幫忙查證。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學圖書館,果然在敦敏詩集中發現了一首《詠芹詩》。周汝昌將這一發現撰寫成文,發表在1947年12月5日《天津國民日報》上。沒想到幾天后,胡適就托人轉交了一封給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勵這位在校大學生的研究。胡適此時已是學界“大拿”,又是“新紅學”的開創者,他的來信讓周汝昌“欣幸無已”。1948年,正埋頭撰寫《紅樓夢新證》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適家中拜訪。令周汝昌激動的是,胡適竟將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戌本石頭記》慷慨地借給他拿走細看。正因為這一段淵源,周汝昌常常被看作是胡適紅學研究的關門弟子。

  1953年,《紅樓夢新證》出版。這部40多萬字的紅學研究著作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在當時很少有人敢將《紅樓夢》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將《紅樓夢》與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論,并大加贊賞。周汝昌把胡適、顧頡剛、俞平伯的“曹、賈互證”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發揮出來。由于崇尚實證,他的每一個論點的提出都以充分豐富的文獻資料為基礎。又因為崇奉實錄,他把全部實證工作都作為論證實錄的手段。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及至后來的“曹學”,其基本的方法論就是以歷史上的曹家與小說中的賈府雙向互證,在以歷史材料推證小說本事的同時,又以小說情節反推歷史,史學與文學合而為一。正是從《紅樓夢新證》開始,“紅學”實證研究開始體系化、專門化,后來它被稱作“紅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著作”。此年周汝昌35歲,因為這部書,他得以調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成了學界“紅人”。也由于這部書,他在后來的政治運動中變成了“資產階級胡適派唯心主義”的“煩瑣考證”的典型代表,被關進“牛棚”下放。由于周總理的特殊關照,1970年9月重返北京。

  周汝昌將紅學構建為四大范疇,即曹學、版本學、脂學、探佚學,其晚年在探佚學發力頗多,在他近年出版的數十部紅學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觀點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異議。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緣”說的不是賈寶玉和薛寶釵,而是指賈寶玉最終與史湘云的結合,等等。

  1982年,周汝昌發表了《什么是紅學》一文,在把人們呼吁的文學批評方法描述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學性研究剔除出“紅學”的范圍,他說:“紅學顯然是關于《紅樓夢》的學問,然而我說研究《紅樓夢》的學問卻不一定都是紅學……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說的方式、方法、眼光、態度來研究《紅樓夢》。如果研究《紅樓夢》同研究《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以及《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等小說全然一樣,那就無需紅學這門學問了。”在把文學性研究剔除出“紅學”的同時,他也把自己剔除出了主流“紅學”的研究隊伍。此后,他被喻為紅學界的獨行俠。他關于“紅學”之界定、對紅學史的回顧、對曹雪芹畫像的考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紅學”研究的爭議。

  從30歲開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紅學”,是紅學界當然的王者。他被譽為“紅學泰斗”,也被批作“閉門造車”,可謂毀譽參半。他六十余年間所走過的治紅學之路,因偶然而生,又歷經政治對學術氛圍和學術方向的多次影響,終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贊譽,身上罩著光環,亦受到譏嘲與攻擊。

  說不盡的《紅樓夢》,道不盡的人與事。周汝昌夢在其中近七十年。夢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紅,誰解其中味?還是讓老人家安安靜靜地走吧。

  相關鏈接周汝昌少時即醉心歐楷筆法,20歲后又致力于唐人寫經,深研《蘭亭》后,得右軍真脈,其“橫逸飛動、作草如真”的周體法書,在眾多書家中神采煥然。

  1.(傳記評價類)文章結尾“還是讓老人家安安靜靜地走吧”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態度?這句話于文中結構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傳記探究類)縱觀周汝昌的一生,這位大家身上體現了哪些優秀的品質?請結合全文及相關鏈接,談談你的理解。(8分)

  答:

  題組二 綜合練(25分)

  (2015·鄭州質檢)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6題。(25分)

  衰年變法——齊白石是如何成為流大畫家的

  ①有這樣一個人,活到高壽九十四歲,一生作畫四萬多幅,“為萬蟲寫照,代百鳥傳神,只有天上之龍,無從見得,吾不能畫也”。如今,人們稱他為百代宗師、偉大的藝術家,都已決然無疑,可他五十七歲時,國內還只有寥寥幾位別具慧眼的大師能評估出他的真實價值。——這大器晚成者是誰?他就是齊白石,一位實打實的山民老藝術家。

  ②齊白石,原名齊純芝,人稱“芝木匠”,在湘潭四鄉攬些雕花的木工活兒做,因為心靈手巧,漸漸有了名聲。他也是個不安分的小伙子,看見別人畫像,不過瞟學了幾招,便去寫真,居然不僅能形似,還能神似。鼎鼎大名的本鄉紳士胡沁園,主動找上門來,問他你愿不愿意學習正宗的繪畫,芝木匠猶豫不定,來人說,你可以一面讀書學畫,一面靠賣畫養家。芝木匠一聽二話沒說,當即焚香,納頭便拜。

  ③師傅給他改名齊璜,當時他已二十七歲,學習篆刻。有,他問好友鐵安:“我總刻不好,怎么辦?”鐵安說:“南泉沖的礎石,挑一擔歸,隨刻隨磨去,盡三、四點心盒,都成石漿,就刻好了。”他真就這么下了一番苦功夫和笨功夫,直弄得滿屋子水,滿屋子泥,仿佛遭了災似的。

  ④齊璜中年治印“白石山人”,以此名世,世稱齊白石。他一生作畫不輟,幾乎沒有節假日可言,唯有抗戰時滯留南京,聽說母親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老舍夫人曾深有感慨地說:作家能著作等身,至于白石老人,則要用“畫作等屋”甚至“等樓”方足以形容。

  ⑤齊白石的性情也如他的畫,不拘一格,饒有變化。王森然先生是這樣描寫的:“先生性柔時如綿羊,暴躁時如猛虎,無論其如何暴躁,過時無事。其情常似閑云,其心急如烈火。”北京藝專的曾一櫓教授與白石老人時相過從,前者給后者畫過一張惟妙惟肖的頭像,齊白石的自嘲頗為風趣:“曾君一櫓,工于畫,此頭顱,能得衰老之神,見者必曰,此不合時宜之齊白石也。余曰:是矣!先生真能識人。白石記。”他自認為是個不合時宜的人。1903年,齊白石的好友夏壽田勸他去京城發展,詩人樊樊山也答應薦他去做宮廷畫師,給慈禧太后畫像,這無疑是平步青云的好機會。然而,對他們的好意,齊白石敬謝不敏。在他心目中,繪畫是寂寞之道,必須心境清逸,于繪事才能精益求精。他出身卑微,但從未因此自慚形穢,我們從其閑章中便能看出齊白石的志趣,“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門”“芝木匠”“白石山人”“湘上老農”“有衣飯之苦人”“立腳不隨流俗轉”“我行我道”“自成家法”“三百石印富翁”,諸如此類閑章,透露了十分豐富的信息。

  ⑥而更讓人佩服的,是他在五十七歲的年紀上,仍有衰年變法的勇氣。

  ⑦白石老人衰年變法,起因于他對自己的工筆畫越來越不滿意。“余昨在黃鏡人處獲觀畫冊,始知余畫過于形似,無超凡之趣,決定從今大變。人欲罵之,余勿聽也;人欲譽之,余勿喜也。”

  ⑧齊白石勇于衰年變法,強有力的贊成者和推動者是同時代的大畫家陳師曾。陳師曾在歐洲學習西洋油畫,但中國畫的造詣也頗高。他憑慧眼看出,齊白石有天縱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寫意方向發展,成就未可限量。幾經琢磨,白石老人霍然悟出“大筆墨之畫難得形似,纖細筆墨之畫難得傳神”,“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陳師曾是齊白石的益友和畏友。他對齊白石的繪畫也不是一味猛夸,他曾在齊白石的《借山圖》上題詩,勸這位山民老藝術家“畫吾自畫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

  ⑨贊成齊白石衰年變法的還有的大師徐悲鴻。在京城,他們曾多次合作,而且是大幅大幅地潑墨渲染,畫完了,相對莞爾一笑,“仿佛宇宙之大,唯使君與我耳”。有陳師曾和徐悲鴻這樣當世無幾的國手在一旁大力鼓動,白石老人衰年變法就底氣十足、信心十足了。

  ⑩齊白石衰年變法終于大功告成,真正達到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他從自發而迄于自覺地追求“自然的精神”,他追求到了,脫卻了一身匠氣,直抵造化之美神秘的殿堂。一個人要衰年變法,勇氣之大,并不比“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俠士小,因為沒有幾位兩鬢星星的老人肯拆掉自己多年營建而成的八寶樓臺,哪怕只是幾間破落的草庵茅廬,他們也要苦苦守成,又何嘗有什么再建華宇的膽氣和心勁?

  如此,齊白石的偉大之處便愈加鮮明地凸顯出來。真正的天縱之才,其強大的創造力只受風格的羈縻,而不受年齡的限制。齊白石暮年獲得的由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的“國際和平獎”,也不過是飄落在珠穆朗瑪峰頂的一片雪花,根本不足以增添其高度。至于“文革”中革命小將仆毀其墓碑,則說明,藝術家在這個國度不僅生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死后也得不到必要的安寧。然而即便官方縱虐如此,仍無損其鳳凰一毛。

  (選自王開林博客,有刪改)

  3.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齊白石作為一流的大畫家,特點鮮明,他心靈手巧,繪畫天賦高,勤奮多產,尤其在57歲的年紀上,勇于改變畫風。

  B.文中說“他一生作畫不輟,幾乎沒有節假日可言,唯有抗戰時滯留南京,聽說母親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是為了說明齊白石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

  C.對北京藝專的曾一櫓教授給自己畫的頭像,齊白石不乏自嘲,但內心還是頗為滿意。

  D.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齊白石也不例外。在他的成功中,胡沁園、鐵安、夏壽田、樊樊山、徐悲鴻等都給予了他很多幫助,尤其是陳師曾,敢于規勸他,更加難能可貴。

  E.文章結尾一段寫齊白石暮年獲“國際和平獎”,寫他死后“‘文革’中革命小將仆毀其墓碑”的事情,是交代傳主的人生遭際和最后的結局,不無同情和惋惜之情。

  4.傳記開頭一段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

  5.大畫家齊白石的“衰年變法”具體指什么?他變法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6分)

  答:

  6.(傳記探究類)文中第⑤段說“諸如此類閑章,透露了十分豐富的信息”,請你就其中感受最深刻的一點,結合文本聯系實際,探究它對一個人成功的意義。(8分)

  答:

  參考答案:

  1.流露出默默地為老人送行的心愿,體現出作者對周汝昌先生的尊重。遵從并滿足周汝昌先生的遺愿,希望老人家“臨走”時,不再受到打擾。暗示了周汝昌先生生前過的是毀譽參半的不安靜的生活,如今一切已歸于平靜。結構上:照應文章開頭,首尾呼應,使全文結構完整。

  2.①執著的精神。從30歲開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紅學”;當招致異議甚至遭到批評時,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學術研究。②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做查證工作時,一絲不茍,查遍大學圖書館。③既善于繼承又努力創新。善于借助于名家,周汝昌主動拜訪紅學“大拿”,借鑒專家們的研究方法;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創作《紅樓夢新證》,借助了胡、顧、俞的“曹、賈互證”方法,他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觀點令人耳目一新。④依據充足,奠定豐厚的基礎。《紅樓夢新證》每一個論點的提出都以充分豐富的文獻資料為基礎。⑤廣博的學習,豐厚的積累。多領域地研習,終成大家。(每點2分,答出四點即可,共8分。意思對即可)

  3.答A給3分,答C給2分,答D給1分;答B、E不給分。

  4.文中段簡單介紹了傳主的基本情況,高度評價了他的地位和價值,并用設問的形式引起讀者注意,有先聲奪人之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加了傳記的生動性。

  5.指57歲上改變畫風,往大寫意方向發展,追求自然精神。個人原因:不滿意自己的工筆畫,認為它過于形似。外在原因:陳師曾和徐悲鴻的大力鼓動讓他底氣十足。陳師曾認為齊白石若打破定式,往大寫意方面發展,成就不可限量;和徐悲鴻的多次合作讓他信心十足。

  6.豐富信息:不自慚形穢,自信;淡泊名利。

  探究一:正是因為他自信,所以在很多人都墨守成規時,他卻在57歲時有膽氣和心勁,改變畫風。聯系實際略。

  探究二:也正是因為淡泊名利,所以他能甘受寂寞,在繪畫上精益求精,衰年變法。聯系實際略。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午夜成人Av电影 |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