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志愿填報:最好的軍工院校大盤點(2)
哈爾濱工業大學
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是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龍江省共建的國家重點大學。
1920年,中東鐵路管理局為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創辦了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即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成為中國近代培養工業技術人才的搖籃。
新中國成立后,哈爾濱工業大學成為全國學習前蘇聯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大學之一。200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學校坐落在哈爾濱市,在威海市和深圳市分別設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
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10個一級學科排名位居全國前五位,其中力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一。
學校參與了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的14項,在航天、機器人、小衛星、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
哈爾濱工業大學始終保持航天特色。學校先后成功抓總研制并發射“試驗一號”“試驗三號”“快舟一號”“快舟二號”衛星,創下了國內高校研發小衛星四戰四捷的紀錄。在“神舟”號系列飛船研制過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艙焊接變形矯形技術、三軸仿真實驗轉臺、航天員訓練用“模擬失重訓練水槽”、航天員出艙用反光鏡體等多項技術難關。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號系列飛船交會對接任務中,學校提供了20多項技術支撐。
哈工大獲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是全國唯一的高校單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電機專業方向是國防重點學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電器專業方向培養航天、國防等現代工業技術領域的電器技術人才。
自動化專業是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專業。2010起按大類招生,下設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兩個專業方向。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始建于1959年,為國防重點專業。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之一。
學校脈源三支,強強融合,文化厚重,特色鮮明。
我國第一架小型無人機、第一臺地效飛行器、第一型水下無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臺航空機載計算機均誕生在該校。
在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學校參與了大飛機、核高基、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10個重大專項的論證及科研攻關。主持和深度參與了航空、航天、航海領域的多個型號研制任務,多項科技成果助力“遼寧號”航母、新型戰機、北斗衛星等國家重大工程,參與了神舟系列飛船研制,是“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做出貢獻單位”的兩所高校之一。
學校擁有9個國防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防特色緊缺專業,建有全國最大的無人機研究與發展基地。
9個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專業: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創建于1952年,學校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航局簽署協議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校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學,“十一五”期間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辦學水平提升工程“特別優秀學校”稱號。
學校建有明故宮和將軍路兩個校區。
學校形成了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與國防型號研制并駕齊驅的科研工作格局。自行成功研制了28種型號的飛行器,包括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高原無人駕駛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等,自主研制的首顆星——“天巡一號”微小衛星成功發射。2013年底,南航新型航天技術助力“嫦娥三號”成功奔月。
學校擁有國防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方向)9個。
自動化專業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國防特色重點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為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本科專業和國家特色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國防特色緊缺專業。
南京理工大學
是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由創建于1953年的新中國軍工科技最高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1993年更為現名。
學校秉承哈軍工的優良傳統,建成了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理工大學。
學校先后榮獲“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推進工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并創辦有全國第一個依托大學和大學科技園建設的國家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
學校擁有4個國防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防特色緊缺專業。
工業工程專業(費用分析方向)、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是國防緊缺專業。
武器系統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國防科工局或原國防科工委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是一所以航空宇航為特色,以工為主,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業集團公司與遼寧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國防科工局與遼寧省共建高校,是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緊缺人才(航空航天)培養基地,已經基本建設成為“國防科技人才培養基地”、“遼寧老工業振興人才培養基地”和“空軍后備軍官培養基地”。
學校始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工業部所屬的6 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前身為“沈陽航空工業學校”,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學校成功研制了三款新能源飛機,其中,我國首型電動雙座飛機“銳翔”(RX1E),是世界上僅有的按照美國ASTM標準進行適航審定的四款飛機之一,是國家民航管理局頒發“適航型號合格審定證書”的第一款電動輕型飛機。
學校擁有1個國防科工局國防主干學科;現已形成了以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巡航導彈技術與工程、航空航天推進系統、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和材料加工工程等為研究特色的“航空航天設計制造”和以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突防技術與防御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和導航、制導與控制為研究特色的“信息與控制”兩大學科群。
本科專業中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國防科工局國防重點專業和國防緊缺專業。
南昌航空大學
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創建于1952年。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具有鮮明航空、國防特色的高等學校。
擁有前湖校區和上海路校區2個校區。
2012年,學校飛機制造技術專業被列入首批定向培養直招士官生專業。
學校擁有2個國防重點和緊缺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本科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是“十一五”國防重點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復合材料與工程、國家特色專業—金屬材料工程(含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腐蝕與防護、熱加工三個專業方向)是“十一五”國防重點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明顯的航空特色。
飛行器工程學院現有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維修技術與工程專業方向)三個本科專業。飛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維修技術與工程專業方向)為國防重點和緊缺專業。
南華大學
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具有56年辦學歷史的綜合大學。學校由原隸屬中國核工業部的中南工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與原隸屬湖南省的衡陽醫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座落在湖南省衡陽市市區。
學校有30個國家級特色、國家國防重點、國防緊缺、省級特色專業。
學校設有國防科學技術學院;設有核工業第六研究所等20個科研機構,有10個國家國防支撐學科和省級重點學科。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