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的解題思路有哪些

2016-05-12 13:11:2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考歷史一向是高考文科生頭疼的科目,但是高考歷史也是高考文綜的一大得分重要點,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分析高考歷史問題,而去的高分數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了一下,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分析歷史問題的時候,就要采取正確的評價方法:

  (1)堅持正確的立場。

  人民的立場、進步的立場、愛國的立場、全球利益的立場等等,就是正確的立場。比如說希特勒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在拉歷史的倒車,他違背了人性,企圖從根本上抹煞人類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個人類的公敵,為人不恥,遭人唾棄。

  (2)堅持歷史評價而非道德評價。

  這條原則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評價。對歷史人物,應根據他們對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在客觀上所起作用來進行評價,不能用道德來衡量一個歷史人物。

  (3)評價歷史應堅持階級分析方法。

  一般而言,歷史人物生活在階級社會,客觀上都代表一定階級的利益。因此,只有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動的本質。運用階級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歷史人物的歷史活動時,應給歷史人物以階級定位,注意確定階級屬性的標準不是觀其出身而是觀其言行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如康有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飽讀四書五經,一生從未當過資本家,但其思想主張和行為卻符合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代表人物。其次,對一定歷史人物或社會集團,應該用其階級屬性來解釋其言行。如太平天國之所以失敗,從主觀原因來講,是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另外,在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時,注意不要簡單化、一刀切,如認為只要是地主階級就一定反動、腐朽,只要是農民階級就當然肯定。

  (4)評價歷史事物應堅持效果第一,動機第二。

  歷史是復雜和矛盾的。在歷史文明的進程中,主觀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惡的動機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處處交織著這種善與惡的二律背反。在評價歷史時,應將效果與動機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不可偏廢,同時應將對效果的評價放在首位,因為對歷史起作用較大的是結果而不是動機,同時動機對效果的實現又有一定的關系,所以也要兼顧動機。

  綜上所述,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學習;然后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解決最基本的基礎知識;最后要掌握一定的歷史理論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達培養能力的目的。這樣,成功一定會屬于你。

  (責任編輯:孫龍)

分享“高考歷史的解題思路有哪些”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人妖视频一区一区 | 亚洲人妖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