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變了 中學將有哪些變化
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天津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在這份高考改革方案中,不僅明確提出了,未來英語可以一年兩考、高中不再分文理,而且學生還可以自主選擇高考考試科目(采取3+3考試模式)?梢哉f,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對高考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歇。但對比曾經的高考,這份被認為更加“人性化”的高考改革內容還是讓許多人“眼前一亮”。那么,在為其點“贊”的同時,作為與“高考”關系最為密切的學校、學生和家長是否已經做好了迎接“改革”的準備呢?
學校的應對應對1改革從調整組織架構開始
雖然此次出臺的高考改革內容與我國實施了多年的高考制度變化不小,但實際上,早在2013年,高考即將改革的“風”已經吹向全國。在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表示我國要“逐步推行普通高;诮y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隨后,各地開始陸續出臺本地區改革實施方案。“雖然天津的方案剛剛出臺,但是對于每一位校長來說,對于高考即將改革的事早已是‘心中有數’。”天津二中校長孫方表示。
一般情況下,中學的組織架構分為教務處、德育處、總務處等職能部門,這樣的設置已沿用多年,“但隨著高考改革和隨之而來的課程改革,這樣的設置顯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制約性。”在孫方校長看來,高考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涉及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工作方式的變革,還包含學校管理方式的變革。由于之前已經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所以隨著天津高考改革方案的出臺,一場有關學校組織架構調整的改革在天津二中展開。
據了解,目前,學校根據課程改革的需要,細化教學管理分工,成立教學管理中心,下設學習測量部、課程管理部、教師發展部三個部門。其中,課程管理部的三大主要職能,一是學校特色課程體系的構建,二是課程的實施管理,比如課堂教學、教學常規管理、備課教研,三是學業成績管理。“整個課程管理部和原有的教務處體系比較接近,但又在原有工作上進行了拓展。”孫方說。學習測量部的主要職能是招生與考試管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數字化學習研究與實施、學習大數據分析與評價。而教師發展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圍繞教師專業發展,比如學科教研、教師培訓、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的研究,以及圍繞新高考和新課改所進行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創新活動。“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想學生有發展,首先得有教師的發展,所以教師發展部也是一個重要部門,我們要為教師可持續的專業成長搭建平臺。”孫方說。
接下來,天津二中還將拓展原有德育處的管理職能,成立學生管理中心,優化原有總務處的管理范疇,成立行政管理中心。
同天津二中一樣,從去年秋季學期開始,天津二南開學校也在調整著自己的組織機構,在高一新生中成立了全員“走班”的“未來學部”。為了便于對學生開展管理,在未來學部成立學生活動中心、學生服務中心以及課程與教學中心。
“其實,這些機構的成立,并不是簡單的名稱變更,而是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不斷拓展各部門的業務,理順關系,便于今后的管理。高考的評價方式發生了改變,學校的管理工作也將隨之調整到最佳模式。”孫方說。
應對2改革教學模式 “走班”成為趨勢
此次公布的《天津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將取消文理分科。從2020年起,統一高考科目將調減為語文、數學、外語(課程)3門;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基本依據。
也就是說,明年高中入學的學生未來將不再面臨文理分科,而且在高考時可以在語文、數學、外語的基礎上,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6門中自選3門。一個“自選”,不僅僅是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而且也打破了我國已實施多年的高中文理分科教學模式。因此采訪中,對于新高考,幾乎所有的校長都表示將會根據新“要求”,重新構建新的課程模式,而“走班”也成為大家公認的未來趨勢。
的確,對于學校來說,這就相當于是一道排列組合題,在6門學科中自由選擇3門的可能性有太多。學校不可能按照每一個可能性組建一個班級,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走班”,讓高中學生像大學生一樣,按照課表根據自己選擇的課程到不同教室上課。“‘走班’是必然,但對于學校來說,如何科學地安排課表,如何高效地進行教學,如何讓我們的課程安排更加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和教學發展規律都是一項不小的挑戰。所以從現在開始,學校必須提前進入籌劃‘狀態’。”天津41中學校長袁濱渤說。
而作為本市最早開始實施高中“走班”的天津二南開學校,已經在這方面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去年高一學生入學時,該校開設了“未來學部”。經學生自愿報名,最終有70名新生入選,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課,所有科目均實行“走班”。由于這屆學生將是本市老高考的最后一屆學生,所以他們的“走班”,還不是科目上的取舍,更多的是來自于“分層”教學上的“走班”。也就是說,這70個孩子會根據自己的綜合情況選擇提高或是基礎教學課程。當時間走過了近一年后,學校發現“未來學部”的學生較為成熟,自主意識更強,而且綜合能力突出。而這些特點正是新高考中對于考生們的更高要求。
此外,采訪中,一些普通高中的校長也向記者表示,雖然“走班”是必然,但是各學校的實力不同,最終能“走”到什么程度,也不好說。“不排除有些學校會提前在學生中做調查,根據學生選擇最集中的幾種可能性,成立新的固定班級。把6中選3的多種排列組合,減少到固定幾種,這樣更便于學校開展工作,畢竟不是所有學校都有開展6門甚至是9門課程完全‘走班’的實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校長表示。
應對3打破“行政班” 實行“導師制”
正如校長們所說,改革后“走班”是必然,但“走班”給學校帶來的壓力也很大,其中最大的難題,莫過于“走班”后學生如何管理,這也是所有校長都在思考的問題。
“走班”就意味著要打破正常的行政班,那么作為曾經班級最重要管理者的班主任,又該如何發揮自己的職能呢?對此,部分校長認為,現在也許已經到了該重新考慮“班主任”職能的時候了。
“打破‘行政班’,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不設班主任,而是要弱化班主任的職能,同時實施新的管理模式,比如建立導師制。如果說以往的班主任更像一個事事包攬的‘保姆’,那么今后高中班主任這一角色,可能會更接近于大學里的輔導員和導師的綜合體。”天津二中校長孫方表示。她進一步解釋說,以往我們一個學生只屬于一個行政班級,現在由于不同課程的選課不一樣,方式不一樣,同一個學生可能歸屬于多個不同的集體當中,原來的班主任已經很難對每一個學生實施引領和管理,這個時候就需要‘導師’的出現,由導師為學生們提供心理疏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學生完成學業。
也正是因為沒有了“行政班”,在天津二南開學校的“未來學部”,“班主任”這個傳統意義上的管理者已經隨之取消,學校開始嘗試推出“導師制”,F在“未來學部”有11名導師,都是學生自主選擇的。每個導師帶5至10名學生,負責有關學習、心理、未來發展等方面的指導。“相比傳統的班主任,導師更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也更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不過,在這種模式下,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和自我學習的能力,畢竟導師制下,學生已經不再是跟著學校的節奏走,而是要以‘自我’為中心,有充分的自主權。”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采訪中,多名校長對“走班”下的“導師制”這種新型的管理模式表示認可,但也都表示,這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而且如果真的實施了全員“走班”,那么對全校師資力量的分配也將是一種挑戰。屆時,可能真的會出現,有的課程老師不夠用,有的課程沒人選的情況。這些問題也將成為各個學校必須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應對4綜合素質評價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在許多校長看來,此次高考改革中,可謂亮點頻閃,但“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成為高校錄取的參考”則是其中最大的亮點。“作為高考改革配套方案的《天津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是我市本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中的一個最富有創新精神、最符合時代要求、最能鮮活生動地體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改革方案!秾嵤┺k法》從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唯分數論’的存在土壤,改變了過去長期飽受詬病的‘一考定終身’的不合理現象,使學生評價從過去傳統上由教育主管部門通過標準化考試主導的自上而下的組織形式,轉變成為由學校、社會中的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自下而上式的過程性個性化評價。”南開中學副校長賀海龍表示。
而在曾經任職于南開中學、“小外”兩所公辦中學,如今擔任天津惠靈頓國際學校副校長的楊洋看來,這樣的高考模式,說明我國對人才的選拔和評價機制將越來越與國際接軌。“這次高考改革是一個勢在必行的改革,就是因為我們現在身處在一個國際化的大環境。在這個環境下,中國培養出來的人才應該和國際接軌。相信改革后,我們的教育會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注重他們的能力培養,使他們具有更強的溝通能力,更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楊洋說。
也正是因為將進入到錄取體系中,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從過去的千人一面變為千人千面。據了解,在《實施辦法》涉及的五個評價內容中,有許多實際在本市目前的高中學校中已經有了較好的工作基礎,但是相對分散,彼此聯系不緊密。今后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系統性工作,強調“綜合”,所以,目前不少學校已經著手或即將開始對過去分散的評價考察工作進行通盤的梳理和整合。
對此,賀海龍表示,除了梳理和整合以外,學校還將盡快地建章立制,“傳統的學生評價更傾向于對學生進行定性評價,《實施辦法》的核心思想則在于對學生狀況進行客觀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對照《實施辦法》,現有的相關學校管理制度和章程很多在基本思路上與最新的要求還有距離,需要根據《實施辦法》的要求進行調整。個別過去沒有相應業務基礎的部分,亟待制定、補齊相關的制度和章程。”
此外,南開中學也正在構建自己的工作團隊。“新的評價模式,勢必需要構建新的工作團隊,我們將以《實施辦法》的工作要求為核心,統籌學校內教學、德育、體衛藝、團委、學生會等傳統業務部門,并明確與相關社會機構溝通聯系的負責人員。我們需要打破貫通既有人員管理框架,構建起落實《實施辦法》的工作團隊。”賀海龍說。
此次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公布后,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其中,部分學生和家長在為今后可以自由選擇高考科目、綜合素質評價將成為高校錄取參考等做法點贊的同時,也有著自己的顧慮。近日,記者就學生和家長反饋較多的幾個焦點問題進行了采訪。
學生及家長的關注關注1新的高考制度是否意味著“九科并重”?這又是否意味著學習壓力會更大?
新華中學特長級部主任 趙焱:面對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很多學生覺得壓力很大,這種壓力不是“學業壓力”,而是“選擇壓力”。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都是統一標準、統一科目、統一課堂,在評價上,也只有分數高低的差異,沒有多維度個性化的差異。以至于學生從小就沒有選擇意識、沒有自主規劃意識。突然之間要求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科目、考試科目,自主呈現個性化的綜合素質評價記錄,學生難免無所適從,內心壓力油然而生。
“選擇壓力”的釋放提供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學校和家長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規劃指導,學生自身也應該積極加強“高中發展規劃”課程的學習,有意識地提升自我認知和自主規劃的能力;第二,充分體驗高中學科課程后,本著“學其所好、考其所長、揚長避短”的原則,可以優先完成不太感興趣科目的合格性考試,盡量加強等級性考試科目的學習;第三,由于學業負擔減輕,學生有時間、有精力,選擇豐富多彩的校本選修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盡可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更加全面、個性化發展,同時注重積累綜合素質評價資料。
關注2明年就會實施英語的“一年兩考”,機會多了考試難度會降低嗎?兩次考試的精力該如何分配?
20中學英語學科組長 王洋: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英語考試實行“一年兩考”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些學生和家長誤認為考試的難度降低了,其實這是錯誤的,只是英語考試的方向改變了。預計考試會更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注重聽說能力,讓英語回歸到學科應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及課標的基本要求。
對于第一次考試較理想的考生可以考慮采用每天讀一些英文報紙、雜志、名著簡讀本,或者聽一些英文歌曲,觀看英文電影等形式,既鞏固了已有的知識,又是對緊張的復習備考生活的很好調劑。對于認為自己第一次考試不理想的考生,要先找出自己的薄弱項,并通過復習尋求規律,總結解題思路,最終達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關注3隨著高考的改革,社會培訓機構的課程是否也會做出相應調整?“九科并重”是否意味著九科都要上培訓班?
其實,每一次高考改革,對于社會培訓機構來說,都意味著一次重新的洗牌。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幾家本市知名培訓機構,所有受訪的相關負責人都表示:這次調整后,社會培訓機構必然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高考改革對于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天津華英學校校長李忠:乘著互聯網的東風,改革后,社會機構將會出現“互聯網+線下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基于對學生平時的時時學習數據的分析,能更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數據會讓學生減少無用功,減輕不必要的負擔。同時隨著“全國一張考卷”的改革方向,將催生出一大批全國高考名師,培訓輔導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取消文理分班,不僅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也為培訓機構帶來了新的機遇,曾經一些冷門課程很可能會成為熱門學科。至于家長擔心的培訓時長增加的現象應該不會出現,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時間和課外補習時間是有限的,改革后,只是需要學生提前做出取舍。不過未來,語數外三科的培訓量會加大,參加培訓的人數也會增加。
天津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高三負責人劉巖:可以預見,打破了文綜和理綜的捆綁,不同學科的需求量也會體現出很大的差異化,像物理、化學、生物的需求將不再是1:1:1了。這對課外機構是極大的沖擊,同時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不做好應對,將會出現熱門學科供不應求,冷門學科門可羅雀的情況;而培訓機構能及時調整好學科配比,做好學生服務,將會是另一種局面。此外,在新方案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重要性被提高了,這也給我們一個新的思考:傳統完全面對高考的培訓模式固然有市場,那針對學業水平考試培訓的新模式,是否也該搶登市場了呢?目前在市面上針對學業水平考試的課程并不多,即使有,也是在面向高考的課程中待考試前“順便”復習一下。而隨著學業水平考試重要性的凸顯,市場的需求量也會水漲船高。針對這樣的情形,如果提早做好準備,了解學生需求,提前“搶占”市場蛋糕,有可能會出現高考與學業考試培訓并駕齊驅的新局面。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天津高考變了 中學將有哪些變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