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填志愿的智慧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就業率較低的15個本科專業名單,生物科學、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曾經風光無限、“高大上”的“熱門專業”卻榜上有名。《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就業情況的“綠牌”專業,則包括多年報考冷門的“農林地礦油”類的建筑學、安全工程、地質工程、采礦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等專業。
對于專業的評價,有兩個維度的概念。一個維度是考生報考導致的所謂“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專業因報考人數多而熱門,因少有人問津而冷門。另一個維度是專業性評價,就是從科研實力、師資隊伍、社會認可等角度評價。考生和家長通常將這兩個概念混淆。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我國共設12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506種本科專業,在眾多專業選擇時,考生應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特別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合理選擇,但我們還應將個人的選擇和國家的要求結合起來,肯定能夠“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在成就“個人夢”的同時共筑“中國夢”。
王選是當代中國的科學家,是舉世公認的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1954年他大學選擇專業時,他看到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中把計算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又了解到未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將對國防和航空工業產生巨大影響,便毅然決定攻讀當時冷門的計算數學專業。王選的“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使漢字印刷術“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實現了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他本人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在中央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新常態”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互聯網+”又將引爆相關專業的大發展。同時,《中國制造2025》規劃已公布,這是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提出了中國制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的“三步走”戰略,是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在此背景下,傳統行業中如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專業,又將迎來一個新的春天。在國家改革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相信每個考生都能夠尋找到自己人生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