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倒計時1天:信心百倍迎戰(2)
為就業“有保險”定位名校
近年來,大學生找工難的新聞不絕于耳;今年的金融危機,更讓大學生的求職路“雪上加霜”……這些,高三考生們都看在眼里。“連大學生找工作都難,更何況考不上大學的人?所以,要讀就讀名牌大學,就業才有保險!”在越秀區起義路某中學讀高三的靜敏這樣對記者說。
據靜敏介紹,早在高一的時候她就給自己作了一個詳細的“規劃”:高一保持全級前10名,高二爭取進入文科重點班,高三模擬考一定要過重點本科線,高考考上中山大學中文系……目前為止,高一、高二的“目標”靜敏已經全部完成,而且在前不久的“一模”考試,她也得到“漂亮”的600分,接下來只要繼續再接再勵,她沒準能贏個“滿堂紅”。
然而,離“最后決戰”日期越近,靜敏卻越感“吃力”。“‘一模’后我就失眠了,腦里全是考試時的情景,揮之不去。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又夢到高考失利,嚇醒了,之后更是一夜難眠……”為此,靜敏還特地去看了校醫,醫生的診斷是:壓力太大,精神過度緊張。
“現在我只能靠安眠藥入睡。”靜敏坦言,一直以來的“順風順水”并未能為她打上一支“強心劑”,反而令她的壓力與日俱增。“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同學……全世界都在看我,這次我不能輸,也很怕輸……高考‘一錘定音’,輸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她說。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同學的競爭、老師的叮囑、家長的期望,再加上媒體的過分渲染,使得高三學生不由自主地開始對高考成敗的嚴重性投以越來越多的關注。”28日,廣州大學教育學院梁瑞儀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考對高三學生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要消除考試焦慮和學業焦慮,考生必須用科學的對策進行自我調適。
“考上理想的大學并不是高考的完全成功”作為高校教師,梁老師接觸過不少以優異成績考進大學,卻最終因為一時的飄飄然、抵受不住誘惑而無法順利完成學位的學生。她認為,高考不但考知識,還考能力和心態:“高考的成績不會決定你一生的命運,但是你的信心會影響你事業的前景”。
對于學生的考前焦慮,梁老師建議,考生平時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斷給自己積極暗示,寫一些鼓勵自己的字條。在過于焦慮時,考生可放下手中的作業,抽時間和同學、好友交流,和家人倒苦水,要把內心的壓抑及時地宣泄化解在萌芽狀態,而不要悶在心里。“考不好并不意味著自己的價值、生存發展條件和前途都沒有了,因為還有很多人生道路可以走,考好了也要做好盡快投入大學生活的準備,使下一階段能夠得到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