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出爐高考改革方案 一線教師提出四大疑惑
一線教師四問浙江高考改革方案:意競爭如何規避?
2016年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新一輪的高考改革正在浙江、上海試點,其他各省市在陸續跟進之中。從公布的方案來看,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必考,其余由學生自主選擇科目參加考試,門數不超過3科。如浙江采用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等七門中選擇三門的七選三模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來看,如何保障分數面前的公平,已經成為家長、學生、學校的心頭之憂。筆者以為至少還存在以下短板,急需修補。
一、選考結束后學科如何深化?
根據浙江省高考試點方案規定,學業水平考試(簡稱為“學考”),與高考選考同時進行,實行一卷兩考。第一次參加某科目學考報名時,須明確該科目是否為自己的高考選考科目。考試時間是在高二、高三第一學期的10月和第二學期的4月。選考科目以及英語科目,學生有兩次考試的機會,選擇最佳成績計入高考總分中。
現在我們來一個假設。一名學生以物理為選考科目,又在高二的第一學期10月參加了首次考試,取得了滿意的成績,決定放棄參加第二次考試的機會。這將意味著,該考生在高中階段以后的日子,不必再學物理了。再譬如這名學生在大學期間又選擇與物理學科有關的專業學習。以前高考時,物理學科要學習3年,如今只學一年零一個月。該生的物理科學習,是憑突擊爆炒而熟,其基礎和能力可以想見,必將對他的大學專業深造帶來很大的困擾。
二、課程設置的困擾如何化解?
新課程改革一個很明顯的標志,是減少必修課程,增加選修課程,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就浙江省而言,2012年起,在普通高中全面施行第二輪課程改革方案,必修課減少到96學分,選修課要達到48學分。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7浙江出爐高考改革方案 一線教師提出四大疑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