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知名高校專家齊聚山東
9月25日,山東大學2016年環境政治發展研究論壇暨“綠色發展與中國環境治理”研討會在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舉辦。本次論壇由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山東大學環境政治研究所主辦。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環境非政府組織負責人,學生代表等30余人參加了論壇。
山東大學環境政治研究所所長、政管學院劉昌明教授在致辭中對本次論壇籌辦的背景、主題和意義進行了闡釋。他表示,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希望通過此次論壇,為環境政治研究領域的學者搭建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并以此為契機,建立省內環境政治研究學者的“朋友圈”。
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綠色發展與中國環境治理模式”、“綠色發展與中國國際環境戰略”、“綠色發展與環境政治學反思”、“綠色發展與環保社會組織”等主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北京大學環境政治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郇慶治教授對環境政治學的研究進行了回顧與展望,表示環境政治的研究應該將全球化視角與本地化思考相結合,在充分重視國際化研究與合作的同時,關注本地區的環境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并對未來山東大學環境政治研究所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山東建筑大學外國語學院宋秀葵教授從社會心理層面分析環境治理的路徑,認為地方感是提升環境治理主動性、改善環境治理效果的內在動力。山東大學法學院侯艷芳副教授闡釋了環境資源犯罪的治理模式,提出行政層面追責與刑事層面追責的銜接不暢是中國環境資源犯罪面臨的治理困境。山東大學政管學院教師李昕蕾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清潔能源外交發展提供了契機,并分析了“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清潔能源外交的挑戰性因素與中國清潔能源外交的能力提升路徑。濟南市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執行主任郭永啟從非政府組織的視角探索公民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展示了環境非政府組織在引導公民行動,提升民間環境監督能力,最終改善環境狀況方面的實踐。此外,山東大學政管學院黃春蕾副教授,濟南大學政法學院劉秀華副教授、李慧明副教授,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穎教授、碩士生任冬雨等分別從環境治理機制、生態現代化戰略、環境抗爭等角度進行主題發言,探討當前中國環境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綠色發展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成為推進中國環境治理現代化和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本次環境政治發展研究論壇的舉辦,交流了思想,凝聚了智慧,創新開拓研究領域,將進一步推動環境政治研究的發展。
(責任編輯:李偉峰)
分享“多所知名高校專家齊聚山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