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國卷有些選考模塊今后成必考
“聽說高考大綱發生了變化,是真的嗎?”近日,不少河南商報“家有考生”微信公眾號的粉絲向考學君詢問。要知道,河南的高考學子用的可是全國卷,因此,考試大綱的變化,事關每一個河南娃。
這事究竟是真是假?大綱都有哪些變化?學子們該如何備考?您接著往下看。
【消息】
高考大綱主要修訂三點
針對河南商報“家有考生”粉絲的疑問,昨天下午,省招辦相關人員表示,目前,他們還沒有接到正式的文件通知,尚不能確定文件的真實性。
不過,隨后,河南商報記者致電教育部考試中心,該中心一工作人員稱,網上流傳的2017年高考大綱修訂內容屬實,他們確實發布過該文件。
據了解,本次考試大綱九門學科,除了英語、政治考試內容不變外,其他七門學科的考試內容都有所調整。
【三大變化】
1.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比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的內容,在漢語中增加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
2.完善考核目標。結合學科特點和核心素養的要求,在考試大綱中對考核目標的內涵進行修訂,在考試說明中對各個考核目標進行具體解析,并補充試題樣例,進一步說明考核目標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復習備考。
3.調整考試內容。在強調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合理設置選考模塊,滿足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契合課程標準的修訂方向。比如,語文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均設為必考內容,適應高校對新生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呼應中學教學的意見;數學減少選考模塊“幾何證明選講”,物理將模塊3~5列為必考,順應課程標準修訂的趨勢。
【語文】
2個模塊由選考變為必考
更注重體現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和綜合性,優化考查內容,調整選考模塊,全面考查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
能力目標設計學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層級的思維能力,如鑒賞評價能力。
適度增加閱讀量,考查信息時代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的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篩選處理能力。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2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求學生從兩道選考題中選擇一道作答;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取消選考模式,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容。
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