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會考復習資料

2016-10-17 13:13:15 來源:學習啦

   高二政治會考復習資料(一)

  聯系的多樣性

  【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多種多樣;

  【方法論】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整體與部分辯證關系原理

  整體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發展的某個階段。

  【原理內容】兩者相互區別:①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體統率部分,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②整體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

  兩者相互聯系:①整體和部分不可分割。整體是由部分構成,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②整體和部分相互影響。整體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統籌全局,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系統優化原理

  系統是指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原理內容】系統具有整體性(即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的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單獨具有的功能)。系統具有有序性(即系統的各要素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系統具有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即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結合使系統的功能具有了趨向強化的特征。)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既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又要把事物和系統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

  高二政治會考復習資料(二)

  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原理內容:整個世界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從自然界和人類社 會和人的思維三方面去分析)

  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錯誤傾向:實際工作中,違背世界物質性原理的表現是主觀主義

  2.物質決定意識原理

  原理內容:唯物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觀察、處理問題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

  錯誤傾向:反對不從實際出發的主觀主義。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正確反映物質,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反之亦然。

  方法論:要求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前提下,充分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自覺樹立正確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錯誤傾向:反對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觀點形而上學觀點和片面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正確反映物質,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阻礙作用。

  方法論:處理好主客觀關系,既要做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又要重視正確意識的反作用。

  錯誤傾向:反對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觀點。

  規律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物質運動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是不可違抗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也就是要實事求是。

  錯誤傾向:反對否認規律客觀性的唯心主義、反對冒險蠻干的錯誤做法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關系

  原理內容:規律是客觀的,認識和利用規律離不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尊重規律為前提和基礎。(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還必須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

  方法論:要求我們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

  錯誤傾向:反對割裂二者關系的機械論和宿命論、唯心主義。

  高二政治會考復習資料(三)

  人生價值

  1、價值、人的價值的內涵與評價

  價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人的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人的價值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即社會價值),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自我價值)。

  對一個人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貢獻了什么,主要看他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價值觀是指人們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原理內容】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以及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自覺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點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階級性。人們的社會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價值沖突與評價標準

  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

  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

  當個人利益與他人、社會沒有沖突時,要把個人、他人、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

  價值的實現方式

  人生價值實現的基本標志是為他人、為社會多作貢獻、多盡責任。

  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

  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人只有在勞動和奉獻社會中才能創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價值。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擁有幸福的根本途徑。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社會提供客觀條件:社會所提供的生存條件、發展條件、享受條件和工作條件等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

  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個人的主觀條件: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第一: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第二:人的價值包括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的自我價值。二者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是社會價值的必要基礎和前提。社會價值決定自我價值。人的自我價值需要通過社會價值得以實現和表現。

  第三:對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今天,人的貢獻主要是對工人階級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的貢獻。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

  高二政治復習方法

  第一步,劃分層次,明了題意。從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的命題形式看,其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現,在解答此類試題時,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審讀材料。在一般情況下,題目所給的材料較長,想一下切要害,把握主旨非常困難,如果我們采取劃分層次、明了題意的方法,應不失為解決此問題的良策。材料雖長,但有層次,審讀材料要讀出它的層次,化整為零,使問題簡潔明了。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解題的向導和信息源,讀懂材料,明了題意,應是我們解答主觀性試題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第二步,審清設問,明確任務。題目的設問是指示我們要解決什么問題。如果對設問搞不清楚,模棱兩可,就會使我們作答出現不到位或答非所問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題目的設問,在審設問的內容時,一要審清設問指示我們要解決問題是什么,二要審清投問我們用什么理論來解答問題。

  第三步,分析判斷,確定應用的理論。在明了題意與設問內容后,我們就要讓背景材料與設問有機結合,并在材料與設問的啟示下,科學判斷,確實應用的理論。

  第四步,理論與材料相結合。基本理論知識確定后,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進行作答,使理論與材料緊密結合。理論因材料而活,材料因理論而貴,二者相得益彰,相互論證。

  高二政治復習策略

  第一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學業水平測試是個資格考試,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將是高考錄取時的重要指標,關系到學生能否考上理想大學。必須引起全體師生的高度重視,從學校領導到班主任、任課教師以及學生和家長,都不可以掉以輕心,早09年備考中,我們就出走過一些不必要的彎路,一開始,學校各個層面都非常輕視學業水平測試,導致較長一段時間出現了低效教學的現象。后來在上級指示明確之后,才漸重視起來,這給后階段復習造成過一定得壓力。備考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一定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贏在起跑線上。

  第二要認真研讀考綱,精心制定計劃。考綱是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學生進行復習的重要依據。任課教師必須和學生認真解讀考綱,并指導學生明確復習要求,逐個考點落實,做到對癥下藥。針對既有新課沒完成又要展開復習的實際,備課組要精心制定復習計劃,否則復習就會失去方向,就會出現“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情況,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統籌安排復習的進程,制定一個合理的復習計劃,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首先按照一個課時一課書的進度估算出新課教學需要的課時數,在此基礎上計劃安排30個課時的復習時間,向教務處申請每周的課時量。其次,整個進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新課教學,二是按考點復習,三是綜合訓練。

  第三要注重基礎,突出重點。從09年水平測試試題來看,基礎知識的直接考查占了50分。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在有限的復習時間里,不要讓學生做偏題、怪題及過難的試題,關鍵是要讓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內化。在教學和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過度引申,增加學生負擔。要嚴格依照考綱要求,既要做到覆蓋面廣,又要敢于取舍,有效整合,抓住重點。當然也要注意構建知識體系,我們力求從點到線,由線到面,層層推進,在確保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明確的同時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在系統化的過程中夯實基礎。這樣才能有效應對后半部分題型的解題要求。

  第四要精選資料和精編試題進行適當的有針對性的訓練。經過學業水平測試的考試,備考會更加成熟,資料的選擇范圍會更廣,更多。在這里我推薦大家在第一輪復習時使用《過關必備》,這本書是嚴格按照考綱要求,在省考試中心的指導下編寫的,既有很強的針對性,有很富實戰可操作性。當復習進入第三階段時,我建議大家一定要親自把關試題的選用和編寫,在綜合訓練時反對胡亂下載套卷直接給學生使用,因為它會遺漏知識點,或者無謂地重復,浪費時間。自己編寫資料,一要講究系統性,可以把240個考點分解60組,再按照4套試卷進行編題。二要講究梯度,嚴格貫徹考綱樣題中的信息要求,從單選Ⅰ到單選Ⅱ再到雙選,難度要有所提升。此外每訓練一套試卷后要及時分析總結,及時關注后進生的轉化。

  高二政治復習計劃

  一、 復習內容

  必修3《文化生活》和必修4《生活與哲學》

  二、復習目標:

  1、幫助學生理順基本知識結構和重要知識點。

  2、使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3、能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具體的問題。

  4、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

  三、復習時間安排

  5月15日——6月8日系統復習必修4《生活與哲學》;6月9日——6月20日復習必修3《文化生活》

  四、復習方法和措施:

  1、將《生活與哲學40個原理和方法論》和《文化生活全書知識點歸納》印發給學生

  2、《生活與哲學》比較難學,復習的時候時間放的稍長一些,每一課大概需要四課時復習,即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用一課時;學生理解記憶用一課時;每課一練用一課時;講評練習用一課時。這樣學生對必修四掌握的比較扎實。

  3、《文化生活》內容較少,且容易理解,復習時間相對安排少短一點。以單元復習為主,共四單元,每單元用三課時,即學生理解記憶用一課時,做單元檢測用一課時,老師講解檢測試卷用一課時。

  五、復習注意事項

  (1) 考點詳解:拓展、突破重難點。

  (2)誤區警示:強化、區分易錯點。

  (3)鞏固訓練:從課到單元逐步提升。

  (4)強化背記:抓關鍵詞句牢記基本概念和觀點。

  (5)分析運用:結合時政熱點運用所學知識。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政治會考復習資料”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中文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少妇 | 日本久久A级推油电影 | 亚洲国产午夜网站在线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