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習題:銀行和儲蓄者知識與能力(3)
二、非選擇題(共40分。21題為11>分,22題為13分,23題為16分)
21.1960年~1991年增長率與儲蓄率比較
國家 儲蓄率 增長率
韓國 24% 7%
新加坡 31% 6.8%
美國 21% 1.9%
印度 14% 1.6%
孟加拉國5% 1.4%
盧旺達 4% 1.1%
請問:
(1)上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2)如何理解這一現象?
22.材料一:無論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扭轉重工業過重、輕工業過輕的畸形經濟結構過程中,還是在九十年代擴大利用外資渠道、推動企業制度改革以及實現經濟“軟著陸”和遏制通貨緊縮趨勢過程中,金融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材料二:在政府、企業和居民這三個主體當中,國民收入直接掌握在政府即財政手里的不到20%,剩下的80%左右掌握在企業和居民家庭手中。而企業和居民家庭的收入是存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實現周轉的。
(1)金融資本和財政資金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有何異同?
(2)結合材料一談談金融的作用。
23.材料一:經考察“水泥+鼠標”,或者說磚瓦實體加信息技術才是傳統商業銀行數字化和網絡化變革的正確方向。戴相龍表示支持商業銀行進行網上銀行等業務創新,中央銀行發布的《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就網上銀行的市場準入、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商用密碼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和要求。
材料二:網上銀行可以查詢、轉賬、支付、結算和購物,盡管可為客戶帶來種種便利,但真正敢吃螃蟹的人并不多,許多人疑惑,一是由于在網上不是客戶與銀行面對面地辦業務,萬一出現糾紛,解決起來很麻煩;二是信用卡密碼會不會被人盜用?
(1)中國人民銀行與網上銀行的關系是怎樣的?網上銀行與傳統銀行比較,有何優勢?
(2)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有何作用?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高一政治習題:銀行和儲蓄者知識與能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