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堂:主體教學與剖析
引入課題后即令教學活動進入主體階段,針對教學活動的主體階段,
做出的安排是:① 學生的主體性閱讀;
、 師生間互動性交流;
、 學生的白主性概括;
、 教師的總結性闡述.在布置學生的主體性閱讀時,
相應的教學行為突出了如下3 個環節.
環節1 :布置閱讀任務― (師敘)下面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課本的相關內容.
環節2 :提出閱讀要求― (師敘)閱讀過程中要求大家“帶著間題讀,讀出問題來”.
環節3 :留下相關問題― (師敘)閱讀過程中請大家思考如下問題(呈現問題).
問題1 :電源是在怎樣的環境中發揮其相應功能的?
問題2 :電源所在的工作環境其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問題3 :電源對用電器供電的本質意義應如何理解?
問題4 :電源對用電器供電的相應操作應如何實施?
問題5 :閱讀過程中你覺得哪些物理概念比較重要?
問題6 :你覺得影響電源供電能力的因素都有哪些?
問題7 :你能設置一些小標題來梳理本節課內容嗎?
問題8 :你能通過閱讀提出值得深人探討的問題嗎?
行為剖析3 針對上述教學行為作相應剖析,
應該能夠肯定如下幾點:第一,針對教學活動的主體階段做出的安排是合理的、可行的;
第二,所提出的閱讀要求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上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第三,設計的8 個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具有一定的導向和引領作用;
第四,呈現的8 個問題其外觀整齊,邏輯有序;
第五,針對相關問題的理答準備較好地引領了學習主體的認知過程.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物理學堂:主體教學與剖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