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防治
一、荒漠化
1、概念:指發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
2、表現:(1)土地沙漠化;(2)石質荒漠化;(3)次生鹽漬化。
二、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成因
1、自然原因:(1)干旱;(2)氣候異常;(3)風力作用強;(4)多沙質沉積物;(5)植被稀少。
2、人為原因(主因):(1)過度樵采;(2)過度放牧;(3)過度開墾;(4)水資源利用不當;(5)工礦交通建設不注意環保。
三、荒漠化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資源:(1)在農作區推廣節水農業;(2)在草原牧區減少掘井數量;(3)在干旱內陸區合理調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體系:(1)在綠洲外緣封沙育草;(2)在綠洲前沿營造喬、灌防沙林帶;(3)在綠洲內部建立農田防護林網;(4)在流沙地區設置草方格沙障。
3、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1)宜林則林,宜牧則牧;(2)退耕還林還草;(3)植樹種草;(4)保護天然林。
4、多途徑解決農牧區能源問題:(1)營造薪炭林;(2)興建沼氣池;(3)推廣省柴灶。
5、控制人口增長:使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