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第一章關注營養平衡同步測試卷(含答案)

2016-10-27 16:43:32 來源:逍遙右腦

   化學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二化學第一章關注營養平衡同步測試卷,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2014西安高二檢測)關于加碘食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密封、防潮和避光保存

  B.加碘食鹽即加入少量單質碘的食鹽

  C.菜炒熟出鍋時再加食鹽

  D.加碘食鹽即加入少量碘酸鉀的食鹽

  【解析】選B。現在食鹽中加的碘為碘酸鹽,不是碘化鉀,更不是單質碘,故B錯誤。

  2 .區分羊毛織品和尼龍布最簡單的方法是()

  A.灼燒并聞氣味

  B.觀察外觀

  C.放在水中比較柔軟性

  D.手摸,憑手感區分

  【解析】選A。羊毛屬于蛋白質,灼燒時有特殊的氣味,而尼龍布沒有 該性質。

  3.微量元素對人體正常代謝和健康起著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不是微量元素的是

  ()

  A.IB.HC.ZnD.Fe

  【解析】選B。氫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非常豐富,不屬于微量元素。

  4.有人分析一些小而可溶的有機分子樣品時,發現它們含有碳、氫、氧、氮等元素,這些樣品很可能是()

  A.脂肪B.氨基酸

  C.葡萄糖D.油類

  【解析】選B。油脂、糖類都是由碳、氫、氧元素組成的,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除含有碳、氫、氧元素外還含有氮元素。

  5.糖原[(C6H10O5)n]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臟的肌肉中,所以又叫動物淀粉和肝糖原。下列關于糖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糖原與淀粉、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

  B.糖原與淀粉、纖維素屬于同系物

  C.糖原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D.糖原具有還原性,能發生銀鏡反應

  【解析】選C。由(C6H10O5)n可知,糖原分子由若干個葡萄糖結構單元組成,在這一點上與淀粉、纖維素相同,在水解的最終產物和還原性上也與淀粉、纖維素相同。但是,糖原、淀粉、纖維素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同(至少可以說不一定相同),分子組成之差是C6H10O5的倍數而不是CH2的倍數。

  【補償訓練】(2014汕頭高二檢測)下列營養物質在人體內發生的變化及其對人的生命活動所起的作用敘述不正確的是()

  A.淀粉 葡萄糖 CO2和H2O(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B.纖維素 葡萄糖 CO2和H2O(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C.油脂 甘油和高級脂肪酸 CO2和H2O(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D.蛋白質 氨基酸 人體所需的蛋白質(人體生長發育)

  【解析】選B。人體內沒有分解纖維素的酶,故纖維素在人體內不會水解得到葡萄糖。

  6.(2014青島高二檢測)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淀粉溶液中加入少許稀硫酸,一段時間后,加碘水不顯藍色證明淀粉已水解完畢

  B.淀粉溶液中加入少許稀硫酸,一段時間后,若加入銀氨溶液無銀鏡反應,證明淀粉未水解

  C.98%的濃硫酸與纖維素混合水浴加熱可制取葡萄糖

  D.葡萄糖與銀氨溶液反應時,葡萄糖與氫氧化二銨合銀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解析】選A。淀粉遇碘變藍是淀粉的特性,A對;銀鏡反應需要在堿性溶液中進行,B錯;纖維素水解需要稀硫酸,C錯;銀鏡反應時葡萄糖與Ag(NH3)2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D錯。

  7.下列有關維生素C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如果人體缺少維生素C,易患夜盲癥、干眼癥等眼疾

  B.維生素C屬于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鮮水果和蔬菜中

  C.維生素C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應在高溫下烹調,才能充分提高維生素C的功能

  【解析】選C。人體缺少維生素C,易患壞 血病,A錯;維生素C屬于水溶性維生素,B錯;維生素C在高溫下易被氧化,D錯。

  8.(2013合肥高二檢測)飲食是保證我們身體健康的基本需求,下列關于飲食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類需要的蛋白質可以由雞蛋提供,多吃有益

  B.水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人為了減肥,每天只吃水果蔬菜即可

  C.米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成人每天食用量不能超過200 g

  D.要促進人體健康,各種飲食必須合理搭配

  【解析】選D。飲食需要營養均衡,雞蛋可以為人體提供蛋白質,但多吃也是無益的,A不正確;水果和蔬菜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但不能提供其他營養素,如果每天只吃水果蔬菜會使人體缺乏營養而導致身體發育不良,B不正確;成人每天食用淀粉的量要根據年齡、性別和活動量以及食用蛋白質、油脂的量來確定,不一定在200 g以下,C不正確。

  【補償訓練】普及化學知識有助于人們樹立健康的觀念。下列觀念正確的是()

  A.天然物質都是綠色無毒的物質

  B.只飲用純凈水有益人體健康

  C.微量元素只能通過保健品攝入

  D.植物油和動物脂肪要搭配食用

  【解析】選D。純凈水不含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長期飲用不利于人體健康。可以通過食補攝入微量元素,植物油和脂肪均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應搭配食用。

  9.(2014茂名高二檢測)下列關于油脂的有關知識,說法不正確的是()

  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油脂的飽和程度對油脂的熔點有著重要的影響

  C.油脂屬于酯類物質

  D.食用 油放在玻璃瓶中比放在塑料瓶中保存更科學

  【解析】選A。油脂中的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的烴基能和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A錯;油脂的飽和程度越大熔點越高,B正確;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C正確;油 脂是一種較好的有機溶劑,能溶解塑料中的某些成分而使油脂變質,D正確。

  10.(2014濰坊高二檢測)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鮮榨橙汁遇到碘水會變藍

  B.饅頭越嚼越甜

  C.油脂經水解可變成葡萄糖

  D.土豆中的淀粉經水解可變成酒

  【解析】選B。鮮榨橙汁主要含有維生素C,不是淀粉,故遇到碘水不會變藍,A錯;油脂經水解可變成高級脂肪酸和 甘油,C錯;土豆中的淀粉經水解可變成葡萄糖,D錯。

  【補償訓練】有關天然產物水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C.高溫消毒是利用蛋白質受熱變性的原理

  D.纖維素水解與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終產物不同

  【解析】選D。油脂是由高級脂肪酸與丙三醇形成的酯,水解得到丙三醇,A項正確;利用碘使淀粉變藍,可以檢驗淀粉水解是否完全,B項正確;蛋白質高溫下發生變性,可使細菌、病毒死亡,達到消毒的目的,C項正確;纖維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都是葡萄糖,D項錯誤。

  11.下列有關物質顏色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將無色溶液噴向酒精 噴燈,發現酒精噴燈的火焰變成黃色,說明該無色溶液為鈉的鹽溶液

  B.將少量玉米糊滴入試管中,再滴入幾滴碘水,發現溶液變藍色,說明玉米糊中含有淀粉

  C.向某KSCN無色溶液中滴幾滴FeCl2溶液,溶液變成紅色

  D.取一小片未知動物的皮革,滴幾滴濃硝酸后,發現皮革沒有變黃色,說明該皮革中不含蛋白質

  【解析】選B。A項能說明 溶液中含有鈉元素,但不一定是鈉鹽,也可以是堿(NaOH);C項中二價鐵與KSCN不能反應生成紅色物質;濃硝酸只能使含有苯環的蛋白質變黃色,不變黃色的原因可能是不含蛋白質或所含蛋白質中不含苯環,D錯。

  【易錯提醒】(1)能使KSCN溶液變紅色的是Fe3+,不是Fe2+。

  (2)遇濃硝酸變黃的蛋白質中都含有苯環。遇濃硝酸不變黃色,不一定不含蛋白質。

  12.(2014刑臺高二檢測)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質和用途與其含有的雙鍵有關的是()

  A.適量攝入油脂,有助于人體吸收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和胡蘿卜素

  B.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可以生產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過氫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機體組織里儲存能量的重要物質

  【解析】選C。本題要求選出與其含有的雙鍵有關的性質,這是解題的關鍵,也是容易導致出錯的地方。A、B、D三項是油脂的共性,與結構中是否含有雙鍵無關。C中的氫化就是與H2的加成反應,是不飽和雙鍵的特性。

  【補償訓練】植物油廠想要提取大豆中豐富的油脂,下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A.將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分餾

  B.先將大豆壓成顆粒狀,再用無毒的有機溶劑浸泡,然后對浸出液進行蒸餾分離

  C.將大豆用堿溶液處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然后再蒸發出來

  D.將大豆粉碎,然后隔絕空氣加熱,使其中的油脂揮發出來

  【解析】選B。大豆中的油脂易溶解在有機溶劑中,A項錯誤,B項正確;用堿液處理,油脂發生水解,C項錯誤;大豆粉碎后,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油脂不會揮發,D項錯誤。

  13.下列物質中,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C5H12B.(C6H10O5)n

  C.C6H12O6D.C12H22O11

  【解析】選B。B項是淀粉或纖維 素,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互動探究】

  (1) 選項中的四種物質,屬于糖類、能水解且水解產物一定只有一種的是哪一個?

  提示:(C6H10O5)n。A項屬于烴類,C項為葡萄糖或果糖,不水解。D項C12H22O11若為蔗糖,水解產物為葡萄糖和果糖兩種。B項應是淀粉或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2)選項中的四種物質,一定不存在同分異構體的是哪一個?

  提示:(C6H10O5)n。(C6H10O5)n屬于高分子化合物,因為n不同,故分子式不同,所以不存在同分異構體。

  14.(2014信陽高二檢測)下列生活中的化學小實驗不合理的是()

  A.用米湯檢驗加碘鹽中的碘酸鉀(KIO3)

  B.用食用醋除去熱水瓶中積存的水垢

  C.用純堿(Na2CO3)溶液洗滌沾有油污的器具

  D.用灼燒并聞氣味的方法區分棉花與蠶絲

  【解析】選A。米湯中含豐富的淀粉,淀粉遇碘單質變藍,遇到化合態的碘沒有顏色變化,A錯;水垢中主要是難溶于水的碳酸鈣,醋酸可與其反應生成易溶的醋酸鈣,B正確;純堿(碳酸鈉)屬于強堿弱酸鹽,C 易水解:C +H2O HC + OH-,C正確;棉花是纖維素,蠶絲的成分是蛋白 質,蛋白質在灼燒時有一股難聞的燒焦羽毛的氣味,D正確。

  15.(能力挑戰題)某種直鏈飽和脂肪酸甘油酯22.25 g,皂化時需要3.00 g NaOH,則這種脂肪酸甘油酯中的碳原子數的數值是()

  A.17B.18C.54D.57

  【解析】選D。1 mol脂肪酸甘油酯皂化時需NaOH 3 mol,即120 g,設該甘油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Mr,則Mr∶120=22.25∶3.00,Mr=890。

  設該甘油酯的結構簡式為 ,則CnH2n+1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90-173)/3=239,則n=17。該脂肪酸甘油酯中的碳原子數為173+6=57。

  【方法規律】確定油脂的結構簡式的一般方法

  (1)油脂是甘油形成的酯,所以是三元酯,分子內含有三個酯基。

  (2)確定高級脂肪酸的關鍵是確定烴基的結構。根據加成反應可以確定碳碳雙鍵數目;根據燃燒產物的物質的量求碳原子個數。

  (3)一般情況下三個烴基完全相同,所以只要根據題給條件確定碳、氫原子個數即可。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16.(15分)糖類、油脂、蛋白質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請回答:

  (1)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質________________(填鹽析或變性)。

  (2)油脂被攝入人體 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寫名稱)。

  (3)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寫名稱)。氨基酸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與鹽酸反應。

  (4)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______________(填單二或多)糖,部分葡萄糖在體內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_________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寫出葡萄糖在體內被氧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H4)2SO4溶液使蛋白質鹽析。

  (2)油脂水解為高級脂肪酸和甘油。

  (3)氨基酸一定含有氨基和羧基兩種官能團,具有兩性,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堿反應。

  (4)葡萄糖屬于單糖,不能水解,給人體提供能量,在人體內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1)鹽析 (2)高級脂肪酸和甘油

  (3)氨基 羧基 能

  (4)單 放出

  C6H12O6(s)+6O2(g) 6CO2(g)+ 6H2O(l)

  17.(10分)(2014瓊海高二檢測)化學學習小組為測定某補血劑中硫酸亞鐵的含量進行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淡藍綠色,主要成分為硫酸亞鐵(FeSO47H2O)。

  5Fe2++Mn +8H+ 5Fe3++Mn2++4H2O

  【實驗步驟】取本品10片,在適當的條件下配成100 mL溶液,分別準確量取20 mL溶液,用下列兩種方法進行實驗:

  方法一: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

  方法二:加過量H2O2溶液,然后再加入過量NaOH溶液,得紅褐色沉淀,將沉淀過濾并充分加熱得紅棕色固體,稱量該固體的質量。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方法一中,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時,所需要的玻璃儀器除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燒杯外還有__ 。

  (2)方法二中,加過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的同學認為使用新制氯水也能達到此目的,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使用新制氯水相比,用H2O2溶液的好處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方法一中,若每消耗1 mL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相當于0.152 g FeSO4,則該溶液中高錳酸鉀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_;

  在方法二中,若稱得紅棕色固體的質量為ag,則每片補血劑含FeSO4__________________g。

  【解析】(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時,需要在容量瓶中定容,所以需要的玻璃儀器除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燒杯外,還需要容量瓶。

  (2)使用過氧化氫將亞鐵離子氧化成三價鐵離子,然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氯水與亞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 2Fe3++2Cl-,與使用新制氯水相比,過氧化氫反應后生成的產物是水,無污染。

  (3)0.152 g FeSO4的物質的量是0.001 mol,根據反應5Fe2++Mn +8H+ 5Fe3++Mn2++4H2O可知,高錳酸根的物質的量為1/5

  0.001 mol=0.000 2 mol,使用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為 =0.2 molag固體是Fe2O3,物質的量為 mol,根據鐵原子守恒,硫酸亞鐵的物質的量為 mol2= mol,20 mL溶液配制的硫酸亞鐵溶液中硫酸亞鐵的質量為 mol

  152 gmol-1=1.9ag,

  所以每片補血劑含FeSO4的質量為1.9ag 10=0.95ag。

  答案:(1)容量瓶

  (2)使Fe2+完全氧化成Fe3+

  2Fe2++Cl2 2Fe3++2Cl- 無污染

  (3)0.2 molL-1 0.95a

  18.(15分)(2014開封高二檢測)學好《化學與生活》,形成更加科學的生活方式。

  (1)經研究發現,長期使用鐵鍋炒菜做飯,可有效地減少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炒菜時經常加入適量的食用醋,效果會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體弱和血糖低的病人,可利用靜脈注射或點滴輸液的方式補充營養,這是因為葡萄糖能夠不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為人體所吸收。

  (3)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我們每天都要食用大量的豆制品。請回答下列問題(填寫代號):

  ①我們所吃的豆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A.凝膠B.蛋白質

  C.脂肪D.淀粉

  ②我們食用的大豆,最終補充給人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氨基酸B.蛋白質

  C.多肽D.糖類

  (4)小紅的午餐食譜為:米飯、紅燒肉、清蒸魚,從營養成分均衡的角度考慮,還應該添加的食物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一種即可)。

  【解析】(2)葡萄糖可以靜脈注射,說明其不經過腸胃就可以被人體吸收。

  (3)豆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大豆中的蛋白質最終水解生成氨基酸補充給人體。(4)從食譜中可以看出,缺少蔬菜等食物。

  答案:(1)用鐵鍋炒菜做飯會使少量的單質鐵進入人體,與胃酸反應轉化成可被吸收的二價鐵離子 在炒菜過程中,醋酸與少量單質鐵反應,生成可被人體吸收的二價鐵離子

  (2)腸胃

  (3)①B ②A

  (4)白菜、菠菜或番茄等(填寫一種即可)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化學第一章關注營養平衡同步測試卷(含答案)”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密桃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五月 | 色爱AV综合网国产精品 | 日本系列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 |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