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項脊軒志》學案

2016-10-27 17:05:14 來源:逍遙右腦

   一、學習目標

  1. 掌握文中“歸、稍、置”等實詞及“以、然、于、已、每”等虛詞的用法,辨析“顧、去、歸”等多義詞的意義。

  2.學習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細節和場面,借平淡的生活瑣事,表達真摯感情的方法。

  3.體會本文筆墨清淡而情意纏綿動人的特色。

  二、文題背景

  1.題目解說

  本文是歸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項脊軒是歸有光的書齋名。歸有光的遠祖歸隆到曾在太倉(現在的江蘇太倉)項脊涇居住,作者自號項脊生,有把自己的書齋題名為“項脊軒”,含有懷宗 追遠之意。

  “ 志”就是“記”的意思,是古代記敘事物、抒發感情的一種文體。

  2.作者簡 介

  歸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讀,9歲能文,20歲通讀五經和三史(《史記》《漢 書》《后漢書》,加《三國志》稱“四史”),但考試不利,35歲才中舉,后8次考進士落第,于是遷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講學20余年,學生頗多,稱之為“震川先生”。他直到60歲才中進士當縣令。一生郁郁不得志。

  歸有光雖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覽群書,在散文創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是明代接觸的散文家。他反對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擬古主義主張,自稱“好古文辭,然不與世之為古文者合”提倡“獨出與胸臆”,強調真實感情。他的這種文風,發揚了唐宋的優良傳統,后人把他和唐順之、茅坤等人并稱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的散文源出《史記》,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風格樸實,感情真摯,被譽為“明文第一”,當時人稱他為“今之歐陽修”。

  誦讀課文完成下列題目:

  (一)注音

  1.先大母婢也( ) 2.迨諸父異爨( ) [來源:學科網3.先妣( ) 4.呱呱而泣( )5.象笏( ) 6.長號不自禁 ( )學#科7.扃牖( ) 8修 葺 ( ) 9 垣墻 ( ) 10 欄? ( ) 11偃仰 ( ) 12萬籟 ( ) 13 呱呱而泣 ( )14闔門 ( ) 15象笏 ( ) 16 長號 ( )

  (二)解釋加橫線的字

  1凡再變矣 2先妣嘗一至 3殆有神護者

  4吾妻來歸 5吾妻歸寧 6迨諸父異爨

  7已為墻 8凡再變矣 9先大母婢也

  10比去,以手闔門 11時至軒中 12余自束發

  13余扃牖而居 14大母過余曰 15久不見若影

  16而母立于茲

  (三)詞類活用

  1.雨澤下注( ) 2.使不上漏( )

  3.前辟四窗( ) 4.垣墻周庭( )

  5.東犬西吠( ) 6.乳二世( )

  7.吾妻 死之年所手植也( )

  (四)古今異義

  1.室僅方丈 2.墻往往而是

  (五)特殊句式

  1.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2.嫗,先大母婢也。

  3.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4.雞棲于廳[來源:學.科.網] 5.其制 稍異于前

  (六)翻譯句子

  1.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 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2.吾兒,就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3.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

  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5.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6.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四、課堂演練

  (一)選擇題

  1.選出下面劃橫線的字注音沒有錯誤的一項

  A.舊時欄?(shǔn) 冥然兀坐(wù)

  B.垣墻周庭(yuán) 先大母婢也(bēi)

  C.余扃牖而居(jiǒng) 呱呱而泣(gū)

  D.家有老嫗(ōu) 萬籟無聲(lài)

  2.選出對下面劃橫線的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往往而是(到處) 亦遂增勝(美)

  B.而母立于茲(你的) 頃之(音節助詞)

  C.大類女郎也(像) 乳二世(用乳汁喂養)

  D.大母過余(過問) 逾庖而宴(廚房)

  3.下邊有關的文化常識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諸父”即伯父、叔父的統稱;“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農歷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稱“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三月十五。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時代,官員們上朝時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記于上,以備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稱呼,“婢”、“妾”則常作女子謙稱。

  4.從詞類活用的角度,選出一句不同類的

  A.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

  B.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

  C.吾家讀書久不效。

  D.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二)填空題

  5.《項脊軒志》選自代后期著名散文家__________ 的《 》,項脊軒是 名,“志”是意思。本文通過記敘與項脊軒有關的家常瑣事,表達了 、 的感慨,也表達了作者懷念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課后作業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問題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6.比較下列句中紅色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楚人一炬 ②四海一 ③一肌一容 ④用心一也 ⑤庭中通南北為一 ⑥先妣嘗一至 ⑦一室之中 ⑧初一交戰

  A.①⑥ / ② / ③⑤/④/⑦/⑧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⑥② / ③⑤/④⑦/⑧ D.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7.比較下列句中劃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 ③頃之,持一象笏至

  ②先妣嘗一至 ④他日汝當用之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8.下列句中劃橫線字與“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吾從板外相為應答 B.軒東故嘗為廚

  C.庭中始為籬 D.余既為此志

  9.請選出與“誰得而族滅也”句式相同的一句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B.不霽何虹

  C.某所,而母立于茲 D.余自束發讀書軒中

  10.下面對第二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文字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寫庭院一變再變,家境日趨沒落的景象;第二層敘母親和祖母的軼事。

  B.第二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為線索,串聯生活瑣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擷取生活中的典型細節和場面刻畫人物,善于以清淡樸素之筆寫身邊瑣事,親切感人。

  D.第二段字里行間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對“項脊軒”的由衷熱愛和懷念親人的深厚感情。

  【參考答案 】

  一、1.A 2.D 3.D 4.c

  二、5.明 歸有光 《震川文集》 書齋 記 人亡物在、三世變遷 祖母、母親、妻子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語文:《項脊軒志》學案”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久综合色88一本到鬼色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国产一区中文 | 中文字幕中字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