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知識點整理

2016-10-31 20:28:52 來源:學習啦網

   高一政治知識點整理(一)

  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什么是總體小康?什么是全面小康?

  (1)總體小康:從微觀上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從宏觀上看,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強。

  (2)全面小康: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經濟更加發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2、經濟建設的目標

  3、科學發展觀

  (1)含義: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就是科學發展觀。

  (2)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

  (3)措施(表現為哪幾種發展狀態):

  A.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B.全面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C.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等等統籌工作,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方面相協調。

  D.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4、怎樣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1)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于更好地發展。

  (2)要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提高;

  (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4)統籌城鄉發展

  (5)統籌區域發展。

  5、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消耗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6、產業格局: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7、農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地位。

  8、“三農”問題的重要性

  (1)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

  (2)農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地位。

  (3)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9、怎樣統籌城鄉發展?

  (1)要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2)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

  (3)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

  (4)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                                                                                                                                                                                                                                                                                                                                                                                                                                                                                                                                                                                                                                                                                                                                                                                                                                                                                                                                                                                                                                                                                           (5)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

  (6)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村發展。

  10、為什么要統籌區域發展?

  (1)我國幅員遼闊,地區發展很不平衡;

  (2)改革開放以來,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差距還在不斷擴大,制約著現代化建設全局和我國的長治久安。

  11、怎樣統籌區域發展?

  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高一政治知識點整理(二)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民主選舉

  一、選舉方式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

  二、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依據(重點)

  采用什么樣的選舉方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定。選舉方式的選擇必須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三、我國采取的選舉方式(重點)——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用符合人民利益的選舉方式;同時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很不平衡的狀況,決定了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要采取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方式。

  四、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一、原因(或重要性):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即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是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積極參加選舉,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

  二、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重大意義

  1、從決策者角度看:(1)有助于充分發揚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2)有助于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

  2、從公民的角度看:(1)有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2)有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

  3、從總體角度看:有助于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民主選舉、民主決策都是實現民主管理的要求。

  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群眾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是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基層民主主要指:村委會、居委會、職工代表大會

  村委會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所謂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

  民主監督方式:1、信訪舉報制度2、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反映給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議案,上傳到國家權力機關。)3、輿論監督制度4、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活動。

  民主監督的意義:

  1、有利于消除腐敗現象,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

  2、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3、有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和主人翁精神。

  高一政治知識點整理(三)

  一、政府依法行政

  1、含義: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權力由法律授權,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規定。

  2、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當(4)高效便民(5)誠實守信(6)權責統一

  3、意義: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必要性)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重要性)

  4、如何才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2)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促使行政權力授予有據、形式有規、監督有效

  (3)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5、政府實行民主決策應堅持哪些原則?(1)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則(2)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3)尊重少數的原則。

  二、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

  (一)為什么要制約和監督權力?權力是把雙刃劍。

  |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

  (二)如何制約和監督權力

  一靠民主保障廣大人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二靠法制實現國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三)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

  1、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民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

  2、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

  監察部門審計部門法制部門上級政府

  (四)制約和監督權力的意義

  1、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2、保證清正廉潔3、作出正確決策4、權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政治:知識點整理”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中字在线视频 | 亚洲色大成网站韩国黄 | 在线免费观看激情麻豆视频 | 在线a免费线上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