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歸納

2016-11-01 19:39:33 來源:學習啦網

   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匯總

  (一) 焉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兼詞,于之,從這里)

  2、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兼詞,于之,從這里)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句末語氣助詞,了)

  (二)而

  1、連詞,表轉折。

  ⑴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⑵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⑷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⑸惑而不從師。

  ⑹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⑻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窮。

  ⑿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⒀小學而大遺。

  2、連詞,表修飾。

  ⑴吾嘗終日而思矣。

  ⑵吾嘗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順風而呼。

  ⑸則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連詞,表遞進。

  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⑵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連詞,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⑶侶魚蝦而友麋鹿。

  5、連詞,表承接。

  ⑴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從而師之。

  ⑷擇師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⑹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⑺臥而夢。

  ⑻覺而起,起而歸。

  ⑼自遠而至。

  6、連詞,表因果。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7、連詞,表條件。 窮山之高而止。

  8、與“已”連用,表陳述語氣。 如是而已。

  (三)之

  1、代詞。

  ⑴青,取之于藍。(代靛青)

  ⑵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識、道理等)

  ⑷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指代童子)

  ⑸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

  ⑹郯子之徒。(代詞,這)

  ⑺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⑻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

  ⑼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

  ⑽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代詞,它們)

  ⑾始指異之。(代詞,它,指西山)

  ⑿故為之文以志。(代詞,它,指宴游西山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為圣。(指代這件事)

  2、助詞。

  ⑴不如須臾之所學。(用于定語和中心詞間,無實義)

  ⑵彼童子之師。(的)

  ⑶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學者必有師。(的)

  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的)

  ⑹月出于東山之上。(的)

  ⑺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

  ⑼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的標志)

  ⑽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的標志)

  ⑾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的標志)

  ⑿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⒀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⒁茍非吾之所有。(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⒂吾與子之所共適。(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⒃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⒅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⒆不知日之入。(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⒇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1)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音節助詞)

  (四)于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從,比)

  2、善假于物也。(介詞,表對象,可不譯)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4、而恥學于師。(向)

  5、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對于)

  6、其皆出于此乎?(從)

  7、不拘于時,學于余。(被,向)

  8、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9、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10、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11、于是飲酒樂甚。(在)

  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13、漁樵于江渚之上。(在)

  14、寄蜉蝣于天地。(在)

  15、托遺響于悲風。(給)

  (五)乎

  1、介詞,相當于“于”。

  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對)

  ⑵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⑶相與枕藉乎舟中。(在)

  2、語氣助詞。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問,譯為“嗎”、“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測,譯為“吧”、“呢”)

  ⑶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⑷嗚乎!師道之不復也可知矣!(表感嘆,與“嗚”連用,譯為“唉”)

  ⑸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表反問,譯為“嗎”、“呢”)

  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反問,譯為“嗎”、“呢”)

  ⑺而又何羨乎?(表疑問,譯為“嗎”、“呢”)

  3、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

  ⑴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⑵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⑶郁乎蒼蒼。

  ⑷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⑸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六)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這不是……嗎?”)

  (七)也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歸納”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日韩国产二三区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牛牛 | 在线亚洲精品第一 | 日本最新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