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三大策略助你學好高一數學一臂之力

2016-11-14 12:31:24 來源:高考網

   策略一、明確預習的動力源泉

  預習意義基本有三點:1.學會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2.有助了解下一節要學習的知識點,為上課掃除部分知識障礙,建立新舊知識間聯系,有利于知識系統化;3.有助于提高聽課效果。預習中不懂的問題,上課老師講解這部分知識時,目標明確,態度積極,注意集中,容易將不懂問題搞懂。

  策略二、預習的基本步驟:“讀、劃、寫、查”

  1.“讀”——先粗讀一遍,以領會教材的大意

  根據學科特點,然后細讀。數學課本可分為概念,規律(包括法則、定理、推論、性質、公式等)、圖形、例題、習題等逐條閱讀。例如,看例題時要求學生做到①分清解題步驟,指出關鍵所在;②弄清各步的依據,養成每步必問為什么,步步有依據的習慣;③比較同一節例題的特點,盡量去體會選例意圖;④分析例題的解題規范格式,并按例題格式做練習題。

  2.“劃”——即劃層次、劃重點

  將一節內容劃分成幾個層次,分別標出序號。對每層中重點用“★”,對重點字、詞下面加“。”,對疑難問題旁邊加“?”,對各層次間關系用“=”表示等等,劃時要有重點,切勿面面俱到,符號太多。

  3.“寫”——即將自己的看法、體會寫在書眉或書邊

  (1)寫段意:每一段在書邊上寫出段意;(2)寫小結:一要概括本書內容,二要反映本節各內容之間的并列與從屬關系;(3)例題:在書邊說明各主要步驟的依據,在題后空白處用符號或幾個字,寫出本例特點,體現編者選例意圖;(4)變式:對優秀生要求對例題條件、結論變化,由特殊向一般轉傾,將有關知識進行橫向聯系,縱向發展。

  4.“查”——即自我檢查預習的效果

  ①合上書本思考下節課老師要講的內容大意,哪些內容已看懂,哪些內容模糊,哪些內容不懂,需要在什么地方再提高;②對照自學輔導或老師課前擬訂的自學提綱,揭露知識的內涵,挖掘知識的本質,溝通知識的聯系。簡要地用語言能加以表達;③根據課本的練習,做幾道具有代表性的習題,檢查預習的效果。

  策略三、預習的關鍵是處理幾個關系

  1.數學學科與其它學科的關系:預習時要花費較多的時間,高中階段有八九門課,門門都預習不可能,可選擇1-2門薄弱學科進行試點,有一定經驗后再全面展開。

  2.預習與聽課的關系:預習是聽課高效的準備,聽課能解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可以鞏固需學知識,千萬不可認為預習已懂,上課不認真聽講做其他事,浪費課堂寶貴時間,影響學習效果,總之要使預習在聽課中發揮最大效益,否則失去預習的作用。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數學:三大策略助你學好高一數學一臂之力”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 中字幕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911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