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冊世界現代史知識點梳理

2016-11-16 11:25:52 來源:精品學習網

  歷史是延伸的,育路小編準備了高三歷史下冊世界現代史知識點,希望你喜歡。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世界(1905—1945)

  一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1.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⑴背景:①資本主義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發展,但大量封建殘余阻礙了俄國經濟發展;②一戰使俄國成為資本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環節;③二月革命:1917·3,推翻沙皇政府,兩個政權并存;④《四月提綱》:1917·4,呼吁實現革命轉變。⑤七月流血事件:1917·7,兩個政權并存結束。⑵過程:①彼得格勒起義:1917·11·7,占領東宮,推翻沙皇政府。②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告工人、士兵、農民書》、《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⑶影響: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2.社會主義建設:★⑴戰時共產主義政策:①時間:1918—1920.②背景:緊張的軍事斗爭形勢,“一切為了前線”③內容:業上,余量收集制;工業上,大中型企業收歸國有;商業上,取消商品貿易;分配上:嚴格的實物配給制。③評價:對爭取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很多措施超出了戰時需要,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導致1921年春發生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實踐證明,該政策不能作為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一種模式!铫菩陆洕撸孩贂r間:1921年開始,1924年列寧逝世,隨著斯大林領導地位的逐漸確立,被“斯大林模式”取代。②直接目的:解決當時的經濟和政治危機。③內容:農業上,以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量收集制;工業上在某些行業采取租讓制讓外國資本家經營;廢除實物配給制。④作用:1925年,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⑤實質: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恢復和發展經濟。⑶斯大林模式①開始標志:1925年,聯共十四大通過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總方針。②主要特征:產業結構上,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上,農業集體化運動;經濟制度上,單一的公有制;管理模式上,高度集中的行政指令性計劃經濟。③評價:優點:集中力量,在短期內實現經濟較快發展;弊端:缺乏活力,最終必然阻礙經濟發展。

  二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資本主義世界

  1.大危機:⑴時間:1929—1933。⑵原因:①根本:資本主義基本矛盾②具體原因:兩極分化和供需矛盾;次貸危機;股票投機。⑶表現: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市場蕭條,生產銳減;失業激增,生活下降;價格下降,收入銳減。⑷影響:①社會危機加深。②法西斯勢力猛增。③國際關系緊張。

  2.★羅斯福新政:⑴時間:1933年開始。⑵內容:①財政金融:恢復銀行信用;放棄金本位制;擴大聯邦儲備委員會權力。②工業方面:《全國工業復興法》;生產方面加強國家監督。③農業方面:調整農業政策,穩定產品價格。④社會福利:“聯邦緊急救濟署”;“以工代賑”。⑤社會福利:《全國勞工關系法》等;“全國勞工關系委員會”。⑶意義: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開始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3.經濟理論的轉變:1936年,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主張國家隊經濟干預。

  三★亞洲的覺醒

  1.圣雄甘地:⑴非暴力不合作:1930年食鹽進軍;手紡車運動;⑵甘地主義:①經濟上:提倡印度傳統手工業,抵制西方文明。②政治上:通過非暴力實現自治或獨立。③思想上:宗教泛愛觀和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相結合。

  2.國父凱末爾 :⑴民族獨立:1923《洛桑條約》,贏得民族獨立。⑵凱末爾改革:①政治上:政教分離,制訂共和憲法。②經濟上:以蘇俄為師,推行國家主義。③文化教育:建立各類學校④社會生活:世俗化、現代化。⑤外交政策:和平主義。⑶凱末爾主義:①共和主義②民族主義③平民主義④國家主義⑤世俗主義⑥改革主義

  第2課 二戰后的世界

  一 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⒈★冷戰的興起與兩極格局形成:⑴背景:①法西斯戰敗,美蘇失去戰時同盟基礎。②國家力量對比變化: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企圖稱霸世界。③制度和意識形態差異和國家利益矛盾。⑵形成過程:①鐵幕演說:1946。②杜魯門主義:1947。③馬歇爾計劃:1947④《北大西洋公約》1949。⑤經濟互助委員會:1949。⑥華沙條約》:1955年,兩極格局形成。⑶對國際關系的影響:①世界被人為地分成兩部分;②世界處于核戰爭威脅之下;③勢均力敵,在一定程度上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⑷全面冷戰,局部熱戰:①德國分裂: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1961年,柏林墻。②朝鮮戰爭:1950~1953。③越南戰爭:1961~1973。導致美國霸權地位相對衰落,蘇聯軍事實力開始接近美國。④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

 、蔡K東劇變與兩極格局的瓦解:⑴瓦解過程:①波蘭巨變:1989年,第一個巨變。②兩德統一:1990·10。③蘇聯巨變:1991年“8·19事件”;1991年12月,蘇聯正式解體。同年,經互會和華約解散。⑵兩極格局瓦解對國際關系的影響:①世界向多極化方向進一步發展,②總體上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日益成為時代主流。③但是,兩極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國際力量的平衡,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嚴重威脅世界和平。所以,總體和平,局部動蕩。

 、场锒鄻O化趨勢的出現:⑴歐共體:①歐洲煤鋼共同體:②1951,《巴黎條約》。③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④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資本主義陣營分化。⑵日本謀求政治大國: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⑶不結盟運動的興起:①形成:1961,貝爾格萊德,《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宣言》。獨立、自主、不結盟。以和平反對冷戰。②發展:70年代,矛頭指向美蘇霸權主義,謀求國際經濟新秩序。⑶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影響的增強

 、础锒鄻O化趨勢的加強:⑴原因:1993,歐盟成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不斷發展壯大。⑵影響:“一超多強”;促進了世界和平與發展和國際關系的民主化。

  二 戰后世界經濟

 、碧K聯的經濟改革:⑴赫魯曉夫改革:①1953~1964執政。1956年,蘇共二十大,“秘密報告”②背景:50年代,斯大林弊端日益暴露。③內容:政治:平反冤假錯案,破除斯大林迷信,強調集體領導;農業:擴大農莊自主權,取消義務交售制,墾荒和種植玉米;工業:廢棄部門管理體制,權力下放,提倡物質利益原則。④評價:沖破傳統束縛,取得一定成效;目標脫離實際,而且行動盲目,造成經濟混亂;國際上,給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帶來不利影響,⑵勃列日涅夫改革:①1964~1982年間執政。改革主要在1965—1975年進行,后期主要是修補調整,改革趨于停滯。②背景:糾正赫魯曉夫時期的混亂。③內容:恢復部門管理制;工業上,推行新經濟體制;農業上,擴大農莊經營自主權;后期重點發展重工業,尤其軍工業,任內軍事力量接近美國。④評價:改革沒有突破原有的經濟體制框架;后期改革停滯,并且轉向發展與軍事有關的重工業上,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調。⑶戈爾巴喬夫改革:①1985~1991執政。②背景:80年代,蘇聯陷入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③內容:前期:以經濟改革為主,實行“加速發展戰略”,但重點放在重工業上,使原本畸形的經濟結構更加失調;承認市場的作用。后期:轉向政治改革;實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上推行多黨制;指導思想多元化;經濟私有化。

  ⒉★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新變化:⑴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①背景:二戰結束至70年代,吸取30年代大危機教訓,普遍放棄自由放任傳統。接受凱恩斯主義,對經濟干預。②措施:國有化;制訂經濟計劃;擴大政府開支。③影響:促進經濟發展,促使了50—60年代的十年“黃金時期”;但是70年代初,出現“滯漲”現象。⑵建立福利國家:①背景:戰后經濟發展;解決貧富差距帶來的社會問題。②措施: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等。③實質:國家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是分配領域社會化趨勢的反映。④特點:有立法和制度保證;種類多、覆蓋面廣,低收入階層受惠多。⑤影響:緩解矛盾,利于穩定;刺激并擴大消費;赤字擴大;積極性降低。⑶第三產業興起:①興起原因:科技進步、生產力發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費多樣化。②特點:通過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③影響:增強經濟競爭力;增加就業,擴大市場;完善資源配置;緩解經濟周期性波動。⑷新經濟出現:①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②90年代,最先出現于美國。

 、场飸鸷蠼洕娜蚧厔荩孩旁蚝瓦^程:①新航路開辟,一體化啟動。②90年代以來第三次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加快。③交通運輸業特別是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發展。④兩極格局的瓦解④市場經濟體制的普及;國際分工的發展;跨國公司的推動。⑵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形成:①以美元為主的資本主義金融體系的形成:布雷頓森林會議:1944年召開;通過《布雷頓森林協定》。國際金融體系建立:1945年,IMF和World Bank成立。

  內容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會員國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②世界貿易體系形成: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③戰后世界經濟體系:三大支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關貿總協定”。⑶特點:體系化、制度化。⑷評價認識全球化—雙刃劍:①加速了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②導致國家間利益失衡、貧富分化加劇。③經濟相互依賴使經濟危機破壞性、傳染性加強。④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產業轉移、掠奪性開發,破壞了環境,引發了生態危機。⑤解決途徑: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因勢利導,趨利避害。⑸全球化與中國:①201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②積極面對全球化有利于中國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有利于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和世界經濟發展。③面對全球化中國企業要不斷提高競爭力。

 、础锸澜缃洕膮^域集團化:⑴歐盟的成立:①歐洲煤鋼共同體:1951年,一體化開始。②《羅馬條約》:1957年,歐洲一體化里程碑。③歐洲共同體:1967。④歐盟1993年成立。⑤歐元:2002年歐元正式啟用。⑵北美自由貿易區:①《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2年簽訂。②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1994。③僅僅是一種貿易伙伴關系。⑶亞太經濟合作組織:①成立:1989年。②《漢城宣言》:1991通過。宗旨: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堅持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1991年中國加入;③特點:論壇式經濟組織。⑷東南亞國家聯盟:①1967年成立。②1976年,正式進行政治合作。③2002年,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⑸全球化與區域集團化關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

  三 戰后世界科技與文藝

 、笨萍迹孩1946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電子計算機。⑵90年代后,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為全球信息網,信息化社會開始出現,促進經濟迅速發展。

  ⒉現代主義文學:⑴背景:兩次世界大戰、29年大危機、嚴重的社會問題,出現了精神危機。⑵表現特征:強調自我、手法怪誕、背景不清、語言新異。⑶代表作:《老人與!泛汀兜却甓唷

  ⒊現代主義美術:⑴背景:大戰帶來的創傷、工業化加劇了緊張、傳統形式無法滿足新需求。

 、票憩F特征:反傳統、反理性、重視自我表現和自我感受。⑶代表作:《格爾尼卡》

  高三歷史下冊世界現代史知識點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三下冊世界現代史知識點梳理”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 在线日本高清不卡免费v | 亚洲成成熟女人专区 | 最新先锋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