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工學類專業介紹
南開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
南開大學創建于1919年,創辦人是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張伯苓和嚴修。抗日戰爭時期,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昆明組成舉世聞名的西南聯合大學,被譽為“學府北辰”。南開大學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弘揚“愛國、敬業、創新、樂群”的光榮傳統,培養了以周恩來、陳省身、吳大猷、曹禺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為民族振興和國家富 強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世紀新階段,南開大學獲得教育部和天津市重點共建支持,躋身21世紀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
南開大學開設的工學類專業有十四項,分別是:
一、材料化學專業
1998年設立,2002年被南開大學確定為首批重點建設的新興專業。學生除了學習化學專業的基本課程外,還要學習多門材料類專業課,如材料化學導論、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結構分析、新能源材料、催化反應原理、材料物理與化學等課程。
二、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始建于1958年,是由原電真空專業發展而來的。本專業一貫堅持厚基礎、寬口徑的本科生培養理念,堅持以加強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為宗旨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綜合能力,定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培養目標是:培養的本科生應該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同時掌握有關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
特別是在系統集成和信息顯示技術、功能材料、薄膜與器件方面具有較強的技術基礎。通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學生既可以很好地適應實際技術開發工作,又可通過繼續深造從事有關方面的科學研究。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數理方程、大學物理、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控制器系統設計、EDA技術及應用、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原理、信息顯示、現代薄膜技術、材料分析技術等,還開設緊密與應用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的開放式專業技能訓練實驗課程。
三、通信工程專業
該專業是根據我國通信產業飛速發展,急需大量通信人才的現狀而設立的。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一貫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重創新、培養研究型人才的理念,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合作創新能力的培養。
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物理學、數學、計算機和外語等基礎課程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在此基礎上開設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通信電路、數字信號處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據結構、微控制器系統設計、計算機網絡基礎、電子設計自動化(EDA)、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與天線、電信網與交換技術、信號檢測與估計技術、通信系統、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蜂窩移動通信、信息論與編碼等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重要課程都配備相應實驗,并有工程訓練,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各種訓練環節。
該專業就業方向:通信和電子產業、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
四、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該專業的前身是南開大學光學專業,是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學科,也是國務院首批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權專業和博士后流動站之一。其目標是培養現代光學、光電子學、光通信和光傳感等領域的高科技應用型人才。該專業學生除了學習物理學基礎課程以外,還要學習光學信息處理導論,信息光電子學,現代電子技術導論,光通信原理,光纖通信網絡導論,現代光學實驗等專業課程。
五、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該專業始建于1958年,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數學、物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能適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發展的需要。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數學物理方法、大學物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微控制器系統設計、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高頻電路、電磁場理論、微波技術與應用等。
六、自動化專業
創建于1972年,是一個具有明顯特色和優勢的應用性工學學科。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 培養在控制理論、控制系統、生產過程自動化、信息處理、經濟決策與管理信息系統等領域具有寬廣基礎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具有很強的實驗動手能力和軟件編程能力,能夠進行控制系統和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與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能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各部門及行業從事自動化控制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設計、集成、開發和應用等工作。
專業特色是注重學生在控制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數學等方面的寬口徑基礎知識培養,使學生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和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從事理論研究、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能力。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電工學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計算機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運籌學、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論基礎、計算機控制系統與技術、自動檢測技術、嵌入式系統、系統建模與辨識、過程控制、機器人控制技術等。
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該專業的前身是創建于1977年的計算機軟件專業和創建于1980年的計算機及應用專業,2011年成為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掌握計算機領域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熟悉計算機系統與應用環境,掌握計算機系統分析、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從事計算機前沿技術研究和大型軟件與系統設計、開發能力的計算機軟件、硬件與網絡技術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高級程序語言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算法分析與設計、操作系統、編譯系統原理、數據庫系統原理、UNIX操作系統技術、匯編語言程序設計、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技術與應用、嵌入式系統、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綜合課程設計等。
八、軟件工程專業
南開大學軟件學院于2001年8月籌 建,2002年1月正式成立,是首批經國家教育部、國家計委批準的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軟件學院充分利用南開大學的綜合資源,以創“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為目標,秉承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堅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共享合作,為國家培養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和軟件產業發展所急需的高層次軟件人才。
經過10年的努力耕耘,學院建成了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軟件工程”。
2011憑借教學和科研實力,南開大學“軟件工程”首批成功獲得博士點授權一級學科,進而形成了本科、碩士和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通過采用國際先進的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科學的課程體系、引用優秀的教材保證學生的培養質量。每年聘請海內外著名企業和大學的專家、教授授課,課程設置與國際接軌,課程內容面向軟件市場和企業,強化實踐教學,并提供優良的硬件條件和教學環境。
學院與 Microsoft、IBM、BEA、Oracle、HP、SUN等多家跨國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建學生實習基地,共建課程,共建聯合實驗室,全方位培養實用型、高層次、多面向的國際化軟件人才。
學院教師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智能機器人系統,數據庫技術與應用,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多媒體技術,數據挖掘。近年來承擔了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重點科技立項等多項重要的科研項目。
學院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學生在學期間除了學習軟件基礎知識和先進技術外,每個人都可以參加多個項目的研究開發,在包括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微軟“創新杯”軟件大賽、國家創新型大學生培養計劃、全國機器人滅火比賽等活動中連創佳績。學院畢業生具有非常好的就業率以及起薪,主要就業方向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IT優秀企業,銀行、保險、稅務等部門的軟件開發與維護崗位。
九、信息安全專業
信息安全是計算機科學技術、通信工程、數學、物理、法學、社會學等專業的交叉學科,法律是解決信息安全問題的最終手段。南開大學信息安全專業創建于2002年。為滿足國家對信息安全法律方面人才的需要,發揮南開大學學科的綜合優勢,2006年創建了信息安全-法學雙學位試點班,招收理科學生攻讀信息安全和法學雙學位。
該試點班定位于培養信息安全和法學復合型人才: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較深厚的信息安全法律與管理底蘊,能夠從事信息安全產品研究與開發、計算機網絡與大型信息系統安全設計、工程開發與系統管理、信息安全理論研究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規應用與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試點班的課程涉及信息安全專業和法學專業的學位核心課程,主要包括:高級程序語言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字電路、計算機原理、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數學基礎、密碼學、信息對抗技術、信息隱藏技術、計算機病毒原理及其防治技術、網絡安全技術、信息安全法教程、國際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產權法、刑法總論、民法學、國際經濟法等。
該專業的畢業生既可在計算機、電子信息、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從事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教學、管理、應用開發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各級政府部門和司法機構從事信息安全法律法規應用與研究工作。
十、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該專業是經教育部批準,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起于2004年首批建立的新興專業。
智能科學技術及其應用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信息技術創新的重要生長點,是面向前沿高技術,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和巨大應用需求的新型專業。該專業以光、機、電系統的單元設計、總體集成及工程實現的理論、技術與方法為主要內容,培養具備基于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智能系統方法、傳感信息處理等科學與技術,進行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優化、控制、組織等并完成系統集成的,具有相應工程實施能力,具備在相應領域從事智能技術與工程的科研、開發、管理工作的、具有寬口徑知識和較強適應能力及現代科學創新意識的高級技術人才。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光學工程基礎、機械工程基礎、智能科學技術導論、電路基礎、模擬與數字電路、計算機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原理、自動控制原理、智能技術、智能工程等。
該專業的畢業生可以成為在相關領域的研發中迫切需要的智能技術與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也可以面向產業需求,在信息技術、智能家居、控制工程等領域從事智能信息采集與處理、智能系統設計與集成等方面的教育、開發與研究工作;還可以在與智能科學與技術相關的諸多方向繼續深造。
該專業的畢業生可以成為在相關領域的研發中迫切需要的智能技術與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也可以面向產業需求,在信息技術、智能家居、控制工程等領域從事智能信息采集與處理、智能系統設計與集成等方面的教育、開發與研究工作;還可以在與智能科學與技術相關的諸多方向繼續深造。
十一、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是2010年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新興交叉學科專業。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廢水資源化、固體廢物資源化、生物質能源、資源再生和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綜合知識與技能,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資源循環利用規劃、開采設計、再生資源研發、低碳技術、環境經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復合型技術人才。學院擁有國家“985工程”南開大學循環經濟創新基地、天津市循環經濟與低碳發展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南開大學中國再生資源研究中心”,“南開大學清潔生產研究中心”學術研究機構。
目前,共有專業教師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
本專業學生所學課程除高等數學、物理、化學、外語、工程制圖、計算機等基礎課程外,主要專業課程有:環境監測、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概論、物理化學、工程力學基礎、資源再生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概論、產業生態學、環境學基礎、環境微生物學、清潔生產、化工原理、清潔能源技術與工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與工程、生物質能開發與利用技術、工程概預算與經濟分析、資源再生工藝與設備、循環經濟、環境經濟學概論等。
本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是各級政府環保部門、高等院校、設計單位、科研單位、相關企業及環保機構。
十二、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于1998年設立,目前共有專業教師4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該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城鎮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規劃以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具備較高的動手與實踐能力,能在市政建設、工礦企業、科研院所、環保部門、政府機關、經濟管理、規劃部門和學校等從事設計、研究、施工、規劃管理和教育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所學課程除高等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外語等基礎課外,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工程(給水與排水處理)、空氣污染控制工程、物理化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力學基礎、水泵與泵站、輸配水系統工程、土建工程基礎、工程概預算與經濟分析、清潔生產、建筑給排水、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電工基礎、環境微生物學、環境學基礎及部分相應課程配套實驗課等。
學生還將受到工程設計、污染監測與分析、計算機技術及繪圖、管理規劃等方面的基本專業技能訓練。其中,“環境監測”課程是2009年天津市級精品課,“工程力學基礎”、“電工基礎”兩門課程分別是南開大學校級精品課。“環境監測”、“工程流體力學”兩門課程為雙語教學立項建設課程。
本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是設計單位、科研單位、各級政府環保部門、高等院校、大型企業的環保機構以及合資企業或公司。
十三、、環境科學專業
環境科學專業是全國綜合性大學最早建立的環境科學專業之一,從1976年開始招收環境化學本科生,至今培養本科畢業生達千名以上。環境科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系統的環境科學基礎和較全面的環境科學專業知識,獲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環境科學和環境保護事業及有關科學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和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環境科學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條件良好。
目前共有專業教師4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2人;除了具備培養學生必需的基本實驗儀器設備外,該專業還擁有大型儀器多臺/套,如ICP、ICP-MS、GC-MS、HPLC-MS、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和超臨界液體萃取儀等。
本專業學生所學課程除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外語等基礎課外,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環境學基礎、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生態學基礎、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影響評價與規劃、環境工程學、環境信息系統、地學基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環境管理與環境法學、環境倫理學、環境數學模型及部分相應課程配套實驗課等。其中“環境化學”、“環境學基礎”兩門課程是國家級精品課;“環境監測”是天津市級精品課程,“生態學基礎”是南開大學校級示范精品課;“環境工程學”、“環境信息系統”、“地學基礎”三門課程是南開大學校級精品課。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是國家機關、高校及科研院所、企業及公司。
另外還開設了物聯網工程專業。
(責任編輯:李偉峰)
分享“南開大學工學類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