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知識點歸納
一、希臘簡史
1、愛琴文明:公元前20世紀到公元12世紀,大約公元前3000年代初,希臘愛琴海地區進入早期青銅時代,公元前2000年代,希臘青銅時代進入鼎盛期,先后在克里特和邁錫尼形成兩個文明中心,史稱愛琴文明。
2、荷馬時代: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邁錫尼文明進入公元前13世紀后開始走向衰落,這為北部的多利亞人入侵提供了契機。當時的多利亞人社會相對落后,處于野蠻向文明社會的過渡時期,所以在毀滅邁錫尼文明后,沒有能夠建立自己的國家,希臘文明出現中斷,從此進入一個相對落后的時代,故有“黑暗時代”之稱。由于對于這一時代的了解主要依賴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
3、古風時代: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城邦形成時期。古風時代和接下來作為希臘文化的鼎盛時期的古典時代一樣,其名稱最初都是源于美術用語。這兩個時期的藝術品的風格保持著古樸到古典的連續性,社會經濟和政治狀況大體也是如此。該時期往往認為是希臘城邦政治興起的時期,公元前776年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標志城邦的出現。
4、古典時代: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前期。該時期是希臘的鼎盛時期。
5、馬其頓統治:公元前4世紀末到公元前2世紀中期,城邦衰落。公元前338年,希臘被馬其頓所滅,標志城邦政治的瓦解,歷史進入希臘化時代。
二、學習希臘史注意幾點:
1、西方文明的源頭在古希臘、羅馬。古希臘貢獻的是民主原則和經驗。
2、古希臘是一個地理概念而非國家。
3、古希臘處于奴隸社會時期。
4、古希臘也有法律,而且在民主政治的運作中,崇尚法律,突出法律的作用。
5、古希臘屬于海洋文明,古代中國屬于大河文明。但不是臨近海洋就一定產生民主政治,因為環境對政治不具備決定性作用。兩種文明沒有優劣之分。
三、時代特征
1、經濟:農耕經濟相對不發達,工商業經濟繁榮,海外貿易發達。
2、政治:城邦林立,實行原始的直接民主,城邦民主政治發達。
3、思想:社會環境寬松,各種社會思潮活躍,人文精神起源。
注:教材中經常提到古希臘農業不發達,該觀點學術界存在爭議。如果農業不發達,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將是空中樓閣,其次,古希臘的公民是擁有土地的,而且是一項特權。
四、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條件:
1、地理環境:多山、多島嶼,陸上交通不便,便于航海,促成海外貿易興盛。
2、經濟:商品經濟繁榮,海外貿易發達,較早形成平等互利的觀念。
3、政治:小國寡民,公民自治,形成天然的民主政治單元。
4、人文:社會環境寬松,平等互利的觀念。
五、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1、奠基: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
(1)背景:平民與貴族的斗爭
(2)內容:A、頒布解負令,廢除債務奴隸。
B、以公民個人財產劃分等級,規定相應權利和義務。
C、設立陪審法庭。
(3)特點:不遷就貴族也不偏袒平民。
2、確立: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
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按照地域劃分10各選區,每個選區抽一人組成“十將軍委員會”;制定“陶片放逐法”。
3、頂峰: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除十將軍外,所有官職向所有公民開放,實行觀劇津貼。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歷史:必修一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知識點歸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