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選擇題練習

2016-11-22 22:51:08 來源:學習方法網

   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請你判斷,在西周的封國──魯國的宗法體系中,處于大宗地位的是( )

  A、周王 B、魯國國君 C、卿大夫 D、士

  2、觀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規定,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是( )

  妻 妾 一般稱謂

  妻(正室) A、三哥(20歲) B、四哥(14歲)

  妾一(側室) C、大哥(25歲)

  妾二(側室) D、二哥(22歲)

  3、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襲制,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主要是因為( )

  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 B、擴大了統治基礎

  C、君主控制了用人權 D、實現了選賢任能

  4、周初實行分封制是為了( )

  A、建立軍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貴族的權力

  C、排斥異姓諸侯,團結同姓諸侯 D、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

  5、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內容是( )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規定義務 D、規定貢賦

  6、大宗與小宗的關系是( )

  A、絕對的 B、土地、財產、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關系

  C、僅僅是家族等級關系 D、方國聯盟的基礎

  7.西周宗法制實行嫡長子繼承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財產大量流失 B.鞏固父系家長的宗族地位

  C.保證王權平穩過渡 D.避免政治上出現分裂局面

  8、通過宗法制的實行,西周形成一個龐大的宗族網。“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規定,下列在相關范圍內一定能夠成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長子、嫡長孫

  ③諸侯國:諸侯嫡長子、嫡長孫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長子、嫡長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9.下列對西周王朝周王和諸侯關系的評述,正確的是( )

  ①根據分封制,周王和諸侯的關系是君臣關系 ②根據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關系 ③周王和諸侯的關系是等級從屬關系 ④周王對各諸侯國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春秋時期發生的楚王問鼎事件實質上說明( )

  A、楚莊王已成為中原霸主 B、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

  C、分封制的崩潰 D、宗法制已不能維護王室特權

  11、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始皇為解決上述問題,“求其寧息”的措施是( )

  A、焚書坑儒   B、推行郡縣制  C、修長城    D、統一文字

  12.秦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 )

  A.中央集權制 B.皇位繼承制 C.三公九卿制 D.宗法分封制

  13、秦朝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適應了( )

  ①維護國家統一的需要 ②自然經濟存在的需要

  ③保護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動多民族國家發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劉邦建立的政治制度與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別是( )

  A、中央機構的設置上 B、地方制度上 C、皇帝權力上 D、根本目的上

  15、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運轉機制是( )

  A、尚書-中書-門下  B、中書-門下-尚書

  C、尚書-門下-中書  D、門下-中書-尚書

  16.隋唐時期,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時有七八個宰相議政。統治者這樣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權重難控制 B.完善中央集權制

  C.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D.保證決策的合理性

  17.下列關于三省六部制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這一制度開始于隋朝 ②加強了皇權,削弱了相權 ③它標志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走向衰落 ④這一制度對隋唐以后各朝影響深遠( )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18、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最突出的特點是( )

  A、極力提高皇權   B、竭力削弱相權 C、削弱將帥權力 D、削弱地方權力

  19、宋元時期的最高行政機構分別是( )

  A、中書省和樞密院    B、中書門下和中書省

  C、參知政事和平章政事  D、樞密院和宣政院

  20、唐宋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

  A、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權力

  C、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 D、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

  21.元朝實行行省制度產生的最深遠的影響是 ( )

  A.奠定了后代行政區域劃分的基礎 B.擴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圖

  C.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轄 D.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22、下列各項,出現在元代的是( )

  A、劃全國為25個省級行政區   B、設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區事務

  C、設理藩院管理少數民族事務   D、廢丞相制,設立三司

  23、從明朝廢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的變化表明( )

  A、皇權專制日益得到強化 B、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加劇

  C、相權重新得以恢復 D、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得以調和

  24、“票擬”是( )

  A、大臣的奏章 B、閣臣幫助皇帝對大臣奏章的批復意見

  C 、皇帝對大臣奏章的批復意見 D、對大臣奏章的批復意見

  25、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是我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舉措是為了分割相權( )

  (1)秦設御史大夫(2)唐設三省六部(3)北宋設參知政事(4)清設議政王大臣會議

  A、(1)(2) B、(1)(3) C、(2)(3) D、(2)(4)

  26、清朝前期,中央機構發生過多次重大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 )

  A、國初定制,設議政王大臣數員如坐朝儀

  B、“率循祖制,咸復舊制”,廢內閣,恢復內三院

  C、選調翰林等官員入南書房當值,“非崇班貴值,上所親信者不得入

  D、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咸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

  27、清代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加強的突出特點是( )

  A、廢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B、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高于內閣和六部

  C、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三衙分權

  D、設置了直屬皇帝的具有傳達性質的中央機構

  28、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加強所產生的影響包括( )

  ①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 ②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③導致了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的盛行 ④極大的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 )

  A.奠定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維護了封建國家的長期統一和民族融合

  C.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

  D.皇權暴政極易造成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停滯

  30、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空前強化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封建統治日趨穩固 B、封建統治日趨衰弱

  C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D、封建國家日趨鞏固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歷史:《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選擇題練習”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熟女国产日韩 | 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 |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图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