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師大版高二語文上冊知識點:秦腔
2016北師大版高二語文上冊知識點的內(nèi)容是秦腔。秦腔又稱亂彈,流行于中國西北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fā)音。
2016北師大版高二語文上冊知識點: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區(qū)是陜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稱亂彈,流行于中國西北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fā)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jié)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jié)時發(fā)出“恍恍”聲)。2006年5月20,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具有8000年文明史的天水,也是秦腔的發(fā)源地.
天水有個古跡叫牧馬灘,是當年秦朝放牧的地方,也是為宮廷選擇良馬的御所,也是當年秦始皇的先祖的古籍,秦朝的先民東移時,也把自己當時的自娛的唱腔也帶到了陜西,由于秦朝的強大,以及生活的富足,人們當時的娛樂也只是擊缶而歌,沒有形成定勢的唱腔和招勢,隨著一匹匹良馬和天水送馬人的不斷的來往于天水與關(guān)中,西部的歌謠和故事被當時的聰明人編成了故事并且?guī)нM了當時的秦國.
具當?shù)氐膫髡f,當時秦穆公很喜歡聽歌謠和傳說,就廣為搜集當時的好聽的歌曲,但他都不滿意,后來,有個天水的送馬人叫禺餮的就把流傳在天水的民間小調(diào)和說唱故事情節(jié)的說唱人,帶到了當時的國都咸陽.秦穆公聽了很高興,并且經(jīng)常讓他們?yōu)樗f唱,禺餮看見國王喜歡,就組織了一個更大的說唱團隊來到了秦國,還組織聰明的說書人繼續(xù)為他編唱.由于宮廷的暢行.這種不成熟的藝術(shù)也就流到了民間.到了唐朝,李世民在長安看到起源于天水的秦腔后也感覺很好,由于他的先祖也是天水人,他的父親李淵就在天水所生,據(jù)說是在今天的皂郊梢子坡,一說是燒紙坡,李淵離開家鄉(xiāng)時,在坡下燒紙而祭奠祖先,然后離開天水到了山西.今天的梢子坡是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秦腔的唱腔定型發(fā)展在唐朝,隨著社會的安定和富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就越來越豐富.長安也是國際化的都市,秦腔的發(fā)展也就自然不在話下.今天的天水每到了有重大的慶典和節(jié)日,當?shù)氐娜藗兌家M織演唱集會.家里蓋房子也要請秦腔的藝人來家里安神.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guān)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2016北師大版高二語文上冊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2016北師大版高二語文上冊知識點:秦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