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試復習提綱

2016-11-27 21:00:27 來源:精品學習網

   知識點在不斷更新的同時也需要及時的歸納總結,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來育路小編給大家整理高二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試復習提綱,供大家參考閱讀。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

  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 ★2.世界人口增長特點(課本P2~3圖1.2,1.3)

  ⑴時間特點:不斷增長,20世紀以來是世界人口增長的快速時期——原因是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式的進步 ⑵地區差異:發達國家自然增長率低,人口增長緩慢;發展中國家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快。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是從死亡率的下降開始的。 ★1. 人口增長模式的構成、類型及特點(課本P5圖1.6)

  ★2.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課本P6~7)

   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

  黑河—騰沖一線(胡煥庸線) 該線東南部人口密集,西北部人口稀疏。(黑河在黑龍江省,騰沖在云南省)

  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

  (1)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2)人口素質有待提高,人才短缺問題突出;(3)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 ;(4)人口流動帶來的社會問題

  我國的人口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人口的遷移

  1.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變化包括人口自然增減和人口遷移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可能成為促進人口遷移的決定因素

  三、美國的人口遷移(課本P10圖1.10)

  對遷出地的影響: ①緩解人口的壓力;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對遷入地的影響:①解決了勞動力不足;②加速城市化進程;③但也帶來交通擁擠、居住困難等問題,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對遷入地遷出地影響: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距。

  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

  1.環境承載力: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1.我國環境人口容量評估依據是耕地資源,因為土地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資料。 2.我國人口與耕地資源,人口與水資源關系特別緊張.

  3.改善我國人口與環境問題必須貫徹執行的基本國策是:實行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4.結合我國人口增長的情況和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現實,分析我國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國資源種類和總量豐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開發技術低,資源破壞和浪費嚴重,資源相對短缺;

  ⑵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基本進入現代型,但人口基數大,年凈增人口數量大 ⑶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突出。

  現在是不是感覺以上為大家推薦的高二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試復習提綱很關鍵呢?歡迎大家閱讀與選擇。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試復習提綱”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 日本老肥熟视频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乱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