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備考復習資料:高考地理高頻考點

2016-12-07 19:55:54 來源:精品學習網

   高三階段的復習是個系統工程,必須抓住每個環節,從細微之處入手,靠自身主動投入,加強針對性訓練,育路網分享了高考地理備考復習,供您參考!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城市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筑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

  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

  2、氣候——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

  (二)社會經濟方面

  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

  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必背: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

  一、什么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

  厄爾尼諾為西班牙語"EINino"的音譯,是“圣嬰”(上帝之子)的意思。現已用來專門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增暖的現象。

  拉尼娜為西班牙語"LaNina"的音譯,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以赤道太平洋北緯5度至南緯5度,西經150度至西經90度區域內的海表面溫度平均值連續6個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別作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

  二、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怎樣形成的

  正常情況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片東風(稱為信風),大洋東側表層暖的海水被輸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斷上升,熱量也不斷積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東部偏高40厘米,年平均海溫西部約為29℃。

  但是,當某種原因引起信風減弱時,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東延伸,海溫在太平洋西側下降,東側上升,形成厄爾尼諾。

  相反,當信風持續加強時,赤道太平洋東側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層的冷水上翻作為補充,海表溫度進一步變冷,就容易形成拉尼娜。

  三、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對我國氣候有什么影響

  1.厄爾尼諾年,東亞季風減弱,中國夏季主要季風雨帶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較大,而北方地區特別是華北到河套一帶少雨干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2.在厄爾尼諾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比常年減少,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國降水的分布為北多南少型。

  3.在厄爾尼諾年我國常常出現暖冬涼夏,特別是我國東北地區由于夏季溫度偏低,出現低溫冷害的可能性較大。拉尼娜年我國則容易出現冷冬熱夏。

  4.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生成及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厄爾尼諾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四、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對全球氣候有什么影響

  熱帶中、東太平洋海溫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導致了中、東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異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澇災害;也使得熱帶西太平洋降水減少,造成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嚴重干旱。厄爾尼諾還常常引起非洲東南部和巴西東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國北部暖冬以及美國南部冬季潮濕多雨;它與日本及我國東北的夏季低溫、日本和我國的降水等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此外,厄爾尼諾常常抑制西太平洋熱帶風暴生成,但使得東北太平洋颶風增加。拉尼娜的氣候影響與厄爾尼諾大致相反,但影響程度及威力較厄爾尼諾小。拉尼娜出現時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地區、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國東南部等地易出現干旱。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世界各大區域沙漠

  一、東亞:

  中國西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

  二、南亞:

  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印度沙漠(塔爾沙漠);

  三、中亞:

  1、土庫曼斯坦境內的卡拉庫姆沙漠;

  2、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中部地區;

  3、哈薩克斯坦西部與俄羅斯交界處和中東部一小部分;

  四、西亞:

  1、西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內大部分地區:北部內夫得沙漠、南部魯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1、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六、大洋洲:

  1、澳大利亞西部維多利亞大沙漠;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世界各大區域河湖

  一、東亞:

  1、西部多大江大河:長江,黃河等;

  2、東部河流短小;

  二、東南亞:

  1、湄公河(東方的多瑙河),流經6個國家(老撾、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中國(瀾滄江)),形成東南亞最大沖積平原;

  2、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注入印度洋;

  三、南亞:

  1、恒河(圣河):喜馬拉雅山南斷,主要雨水補給,形成恒河平原(南亞最大沖積平原);

  2、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國(雅魯藏布江)喜馬拉雅山北坡,雨水補給;

  3、印度河:發源岡底斯山,冰川融水為主,沙漠地區的灌溉水源(外流河);

  四、中亞:

  1、內陸河:錫爾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

  2、外流河:額爾齊斯河——北冰洋水系;

  3、湖泊:內陸湖:里海(世界最大)、伏爾加河(內陸河最長的)、烏拉爾河、咸海;

  五、西亞和北非:

  1、尼羅河:第一長河6600千米;

  2、兩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3、蘇伊士運河:1700千米

  4、死海:-400米(世界最低點);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剛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資源豐富;

  2、維多利亞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3、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

  七、西歐:

  1、總括:河網稠密,河湖眾多,水量達,利于航運;水位變化小;

  2、萊茵河:發源于瑞士境內阿爾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流經魯爾區;

  3、多瑙河:發源于德國西南部的山地,流經8個國家(世界最多),在羅馬尼亞注入黑海;

  八、歐洲東部和北亞:

  1、俄羅斯:大河多,水量充沛(雪水補給),封凍期長;

  2、伏爾加河:內陸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黃金水道;

  3、鄂畢河:外流河,北冰洋水系;

  4、頓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凌汛);

  5、貝加爾湖(最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九、北美:

  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長度,流量;灌溉水源);

  2、圣勞倫斯河;

  3、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冰川作用形成,蘇必利爾湖-最大淡水湖);

  十、拉丁美洲:

  1、亞馬遜河:水量第一,長度世界第二(6400km);

  2、拉普拉塔河;

  3、的的喀喀湖(海拔最高的湖);

  十一、大洋洲:

  1、墨累河:澳大利亞最大河流;

  2、艾爾湖(-16m)

  3、達令河:墨累河支流,灌溉水源,1月汛期,7月枯水期

  希望為大家提供的高考地理備考復習的內容,能夠對大家有用,更多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地理備考復習資料:高考地理高頻考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伊伊久久综在合线视 |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日本免费看 | 亚洲欧美日文在线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