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測試題附答案解析

2016-12-08 20:53:42 來源:高中學習網

   一、選擇題

  1.有關慣性大小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跟接觸面間的摩擦力越小,其慣性就越大

  B.物體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C.物體的質量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D.物體的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解析: 物體的慣性只由物體的質量決定,和物體受力情況、速度大小無關,故A、B、D錯誤,C正確.

  答案: C

  2.(2011•撫順六校聯考)如右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讓它們靜止靠在墻邊,然后釋放,使它們同時沿豎直墻面下滑,已知mA>mB,則物體B(  )

  A.只受一個重力

  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個

  C.受到重力、彈力、摩擦力各一個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個,彈力兩個

  解析: 物體A、B將一起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A、B之間無相互作用力,物體B與墻面有接觸而無擠壓,所以與墻面無彈力,當然也沒有摩擦力,所以物體B只受重力,選A.

  答案: A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游泳運動員仰臥在水面靜止不動時處于失重狀態

  B.蹦床運動員在空中上升和下落過程中 都處于失重狀態

  C.舉重運動員在舉起杠鈴后不 動的那段時間內處于超重狀態

  D.體操運動員雙手握住單杠吊在空中不動時處于失重狀態

  解析:由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可知,在加速度向下時處于失重狀態.在加速度向上時處于超重狀態,故正確答案為B.

  答案: B

  4.(2011•廣州聯考)用一根輕質彈簧豎直懸掛一小球,小球和彈簧的受力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的施力物體是彈簧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 3的施力物體是小球

  D.F4的反作用力是F1

  解析: F1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所以A錯誤;F3的施力物體是小球,C正確;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F2的反作用力是F3,B正確;F4的反作用力是彈簧對天花板的拉力,D錯誤.

  答案: BC

  5.如右圖所示,重10 N的物體以速度v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運動,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現給物體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其大小為20 N,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分別為(取g=10 m/s2)(  )

  A.1 N,20 m/s2       B.0,21 m/s2

  C.1 N,21 m/s2 D.條件不足,無法計算

  解析: 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f=μFN=μmg=0.1×10 N=1 N,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為F+Ff=ma,則a=F+Ffm=20+11 m/s2=21 m/s2.

  答案: C

  6.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現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物體上,則施加恒力F后物體的加速度將(  )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解析: 施加力F前,mgsin θ-μmgcos θ=ma ①

  施加力F后,(mg+F)sin θ-μ(mg+F)cos θ=ma ′②

  ①②得aa′=mgmg+F<1,故a′>a.

  答案: A

  7.如下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木塊A和B之間用輕彈簧相連,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某時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時A和B的加速度為a1和a2,則(  )

  A.a1=a2=0

  B.a1=a,a2=0

  C.a1=m1m1+m2a,a2=m2m1+m2a

  D.a1=a,a2=-m1m2a

  解析: 兩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勻加速運動時,彈簧的彈力F彈=m1a.在力F撤去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來不及改變,大小仍為m1a,因此對A來講,加速度此時仍為a;對B物體取向右為正方向,-m1a=m2a2,a2=-m1m2a,所以只有D項正確.

  答案: D

  8.汶川大地震后,為解決災區群眾的生活問題,黨和國家派出大量直升機空投救災物資.有一直升機懸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裝有物資的箱子,如右圖所示.設投放初速度為零,箱子所受的空氣阻力與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運動過程中箱子始終保持圖示姿態.在箱子下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箱內物體對箱子底部始終沒有壓力

  B.箱子剛投下時,箱內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時,箱內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比剛投下時大

  D.若下落距離足夠長,箱內物體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飄起來”

  解析: 因為下落速度不斷增大,而阻力Ff∝v2,所以阻力逐漸增大,當Ff=mg時,物體開始勻速下落.以箱和物體為整體:(M+m)g-Ff=(M+m)a,Ff增大則加速度a減小.對物體:Mg-FN=ma,加速度減小,則支持力FN增大.所以物體后來受到的支持力比開始時要增大,但不可能“飄起來”.

  答案: C

  9.質量為1 kg,初速度v0=10 m/s的物體,受到一個與初速度v0方向相反,大小為3 N的外力F的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經3 s后撤去外力直到物體停下來,物體滑行的總位移為(取g=10 m/s2)(  )

  A.7.5 m  B.9.25 m

  C.9.5 m  D.10 m

  解析: 剛開始物體受合外力F+μmg=ma,代入數據,解得a=5 m/s2,由于a與v0方向相反,所以由v0=at得到t=2 s后物體速度為零,位移x=v02t=10 m;接下來反向勻加速運動1 s,加速度a1=F-μmgm,代入數據解得a1=1 m/s2,位移x1=12a1t2=0.5 m,方向與x相反.v1=a1t1=1×1 m/s=1 m/s,接下來做加速度a2=μg=2 m/s2的勻減速運動,所以x2=v212a2=0.25 m,所以總位移為x-x1-x2=9.25 m.

  答案: B

  10.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采用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打上的點計算出.

  (1)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________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及盤中砝碼的 重力.

  (2)一組同學在做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時,保持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一定,改變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測出相應的加速度,采用圖象法處理數據.為了比較容易地觀測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應該做a與________的圖象.

  (3)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1M圖線如右圖所示,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

  解析: (1)只有M與m滿足M≫m才能使繩對小車的拉力近似等于盤及盤中砝碼的重力.

  (2)由于a∝1M,所以a-1M圖象應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所以數據處理時,常作出a與1M的圖象.

  (3)兩小車及車上的砝碼的總質量相等時,由圖象知乙的加速度大,故乙的拉力F大(或乙中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大).

  答案: (1)M≫m (2)1M (3)拉力不同

  11.如右圖所示,一兒童玩具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個幼兒用與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著它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已知拉力F=3.0 N,玩具的質量m=0.5 kg,經時間t=2.0 s,玩具移動 了x=4 m,這時幼兒松開手,問玩具還能運動多遠?(取g=10 m/s2,sin 53°=0.8,cos 53°=0.6)

  解析: 一階段 x=12at2

  所以a=2 m/s2

  Fcos 53°-μ(m g-Fsin 53°)=ma

  所以μ=413 v=at=4 m/s

  二階段 Ff=μmg

  μmg=ma′ v2=2a′x′

  解以上兩式并代入數據得:x′=2.6 m.

  答案: 2.6 m

  12.(2010•安徽理綜)質量為2 kg的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一段時間后撤去F,其運動的v-t圖象如右圖所示.g取10 m/s2,求:

  (1)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0~10 s內物體運動位移的大小.

  解析: (1)設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Δt2、初速度為v20、末速度為v2t、加速度為a2,則[來w w w .x k b 1.c o m

  a2=v2t-v20Δt2=-2 m/s2①

  設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Ff,根據牛頓 第二定律,有

  Ff=ma2②

  Ff=-μmg③

  聯立②③得

  μ=-a2g=0.2.④

  (2)設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Δt1、初速度為v10、末速度為v1t、加速度為a1,則

  a1=v1t-v10Δt1=1 m/s2⑤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Ff=ma1⑥

  聯立③⑥得F= μmg+ma1=6 N.

  (3)解法一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得

  x=x1+x2=v10Δt1+12a1Δt21+v20&Delt。

  (責任編輯:張新革)

分享“高一物理牛頓運動定律測試題附答案解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网爆热门视频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网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