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新生應改變史學觀念 妙解歷史試題

2016-12-08 21:33:44 來源:逍遙右腦記憶網

   【例題】圖5為一位同學的課堂筆記,記錄了對某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評價。據此,推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戰爭

  【解析】仔細閱讀圖片中的文字信息,抓住課堂筆記中的關鍵詞:有利于中國近代化,打擊了外國侵略者和清政府的封建統治,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破壞了中國最先進省份的生產力,一些政策是歷史的倒退。聯系所學知識,從近代化視角重新審視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很明顯C項和D項不符合題意要求,在A項和B項中,義和團運動“扶清滅洋”的思想不具有近代化的因素,對近代化有破壞性,太平天國運動堅持斗爭14年,打擊了外國侵略者,動搖了清政府封建統治的基礎,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另外,太平天國破壞了蘇浙的經濟近代化,提出《天朝田畝制度》,平分土地,造就大量小農經濟,產品統交圣庫,制度必判尊卑等一些政策是歷史的倒退。為此,太平天國運動符合題意要求。

  【答案】A。

  【啟示】近代化史觀是目前史學界研究歷史的重要視角,通常情況下,現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其動力是工業化,涉及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如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軍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是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近代化(現代化)以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的演進為縱向發展主線,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進程,即從人治到法制化、從專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內容;經濟上的工業化進程,即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自然經濟到市場化等內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或理性化)、大眾化(或世俗化)進程;社會生活和風俗的演進,即城市化。從近代化的角度理解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對有些事件會有新的看法。而目前高中歷史教科書敘述的某些事件,仍站在革命史觀的立場,觀念陳舊,嚴重制約了學生史學觀念的更新,影響到高考試題的做答。為此,需要學生不斷的更新史學觀念,了解主流的史學研究范式,理解近代化史觀、整體史觀、文明史觀、社會史觀、生態史觀的精髓,對一些歷史問題進行多角度、寬視野的思考,以輕松神妙地解答歷史試題。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歷史:新生應改變史學觀念 妙解歷史試題”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理论 | 亚洲国产2020最新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 日本香蕉青青妞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