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背知識點地球的運動

2016-12-10 21:30:54 來源:逍遙右腦記憶網

   1.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

  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

  2.20W向東至160E為東半球;

  20W向西至160E為西半球;

  經度度數小于20,為東半球,

  經度度數大于160,為西半球;

  經度度數在20至160之間,為相應半球。

  3.緯線長度:L=L赤道COS(為當地緯度)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長度大約為4萬千米,

  緯線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緯度度數相同,緯線長度相同;

  緯度度數不同,緯線長度不同。

  緯度相差1,實地距離相差111千米;經度相差1,實地距離相差111千米COS(為當地緯度)。

  4.同緯度飛行,先向高緯飛,后向低緯飛。(即:北半球先向北飛,南半球先向南飛)。

  位于晨昏線上的兩點之間,沿晨昏線的劣弧飛行最短。

  位于經線圈上的兩點,沿經線過極點飛行。

  赤道上兩點一般按赤道的劣弧飛行。若兩點相差180,則有無數種飛行方法。

  5.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即: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

  6.地球自轉線速度:V=V赤道COS(為當地緯度)

  地球自轉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緯度度數相同,線速度相同;

  緯度度數不同,線速度不同。

  7.除南北兩極點外,全球各點地球自轉角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轉角速度:W=15/h=1/4分鐘

  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移動速度大約為0.25/天

  當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同時,1太陽日1恒星日;當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時,1太陽日1恒星日。

  8.地球公轉速度:

  近日點(1月初)最大,遠日點(7月初)最小

  自近日點向遠日點移動,公轉速度逐漸變慢;

  自遠日點向近日點移動,公轉速度逐漸變快。

  近日點(1月初)V、W最大

  遠日點(7月初)V、W最小

  由近日點向遠日點移動,公轉速度V、W變小

  由遠日點向近日點移動,公轉速度V、W變大

  9.春秋分日,太陽光線與黃赤兩平面交線相平行;

  兩至日時,太陽光線與黃赤兩平面交線相垂直。

  10.黃赤交角變大,熱帶、寒帶的范圍變大;溫帶的范圍變小。黃赤交角變小,熱帶、寒帶的范圍變小;溫帶的范圍變大。

  回歸線的度數=黃赤交角的度數;

  回歸線的度數+極圈的度數=90

  11.晨昏線:

  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6點;

  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18點;

  晨昏線與始終太陽直射光線向垂直;

  晨昏線與經線圈相重合時,該日為春秋分日;

  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切點為12時或24時。

  12.緯度越高,運動速度越大,地轉偏向力越大。

  13.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區從東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區從東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上,全球大部分地區從正東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日出或日落方向位于與東西方向偏南(北)成的夾角,表明太陽直射點位于S(N)。

  14.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長;

  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晝短夜長,越向南晝越長;

  3.21~6.22,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而且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極晝范圍逐漸變大,南極附近出現極夜,極夜范圍也逐漸變大;點擊進入》》》高一上學期期末復習知識點

  6月22日,北半球各點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各點晝最短夜最長;

  6.22~9.23,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而且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而且極晝范圍逐漸變小,南極附近出現極夜,極夜范圍也逐漸變小;

  9.23~12.22,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越向北白晝越短,而且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出現極夜,極夜范圍逐漸變大,南極附近出現極晝,極晝范圍也逐漸變大;

  12月22日,北半球各點晝最短夜最長,南半球各點晝最長夜最短;

  12.22~次年3.21,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越向北白晝越短,而且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極附近出現極夜,極夜范圍逐漸變小,南極附近出現極晝,極晝范圍也逐漸變小;

  赤道全年晝夜等長;春秋分日全球各點晝夜等長。

  日出時間+日落時刻=24小時

  晝長=24-2日出時間;夜長=2日出時間

  日出時間=12-晝長/2=夜長/2;

  日落時間=12+晝長/2=24-夜長/

  南半球某地的晝長=北半球同緯度的夜長

  南半球某地的夜長=北半球同緯度的晝長;

  全球各點全年晝長(夜長)時間都相等。

  15.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H=90-△(△為兩地之間的緯度差,即太陽直射點與所求某地)

  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兩側遞減;

  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向四周遞減;太陽高度0為白天;太陽高度0為黑夜;太陽高度=0為晨昏線。

  太陽高度相同的各地與太陽直射點的距離相等;

  太陽直射hN時,(90)N內出現極晝,其正午太陽高度為2h;(90)S內出現極夜,北極點的太陽高度全天相等為h。

  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大值的地區為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小值的地區為赤道及其以南地區。

  12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大值的地區為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小值的地區為赤道及其以北地區。

  16.北回歸線至北極圈之間,正午時刻太陽位于當地正南天空;

  南回歸線至南極圈之間,正午時刻太陽位于當地正北天空。

  17.正午的判定:

  太陽高度為全天最大時;

  地方時為12時;

  日影為一天中最短時;

  把晝半球對稱等分的經線地方時為正午。

  18.0時的判定:

  把夜半球對稱等分的經線地方時為0時;

  自西向東,由舊一天進入到新一天的經線為新一天的0時。

  19.一般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否則不是閏年;

  逢百年時,能被400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否則不是閏年。

  20.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

  比例尺:比例尺=;

  大小:由于比例尺是一個分式,其大小必須根據整個分式判斷,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縮放:新圖比例尺變為原圖的n倍,新比例尺=原比例尺圖幅面積=原圖面積n2。

  表示內容:圖幅相同,表示實地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

  三種表示方法:直線式;文字式;數字式。

  21.方向: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線定方向;

  距離北極點近,則在北;距離北極點遠,則在南;

  A地位于B地東(西)大于180,則方向相反。

  即實際A地位于B地的西(東)方。

  在無經緯網而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根據指向標定方向;

  甲圖剖面圖

  在既無經緯網又無指向標的地圖上,一般判圖原則是: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2.等高線和地形剖面圖的繪制:

  23.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高度相同。(同線等值)

  中心高,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

  中心低,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

  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所有等高線都是閉合的。

  等高線可以重合但不能相交。

  陡崖處有n條等高線相交,等高距為d,則陡崖高度:(n-1)d

  四周高,中心低的等高線表示谷地或盆地;

  四周低,中心高的等高線表示山頂。

  24.時區中央經線=15n(n為時區數)

  時區的范圍=15n7.5

  25.自西向東,每跨越1個時區,時間增加1小時;

  自東向西,每跨越1個時區,時間減少1小時。

  自西向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間不變,日期減少1天;自東向西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間不變,日期增加1天。

  自西向東,日期增加1天,為新一天的0時線;

  自西向東,日期減少1天,為180經線(日界限)。

  26.熱水器和地面之間的夾角=△(△為兩地之間的緯度差,即太陽直射點與所求某地)

  27.自東向西航行,船員所經歷的一天大于1太陽日;

  自西向東航行,船員所經歷的一天小于1太陽日。

  每小時向西飛行n經度,則所感覺1天時間=360/(15-n)小時;每小時向東飛行n經度,則所感覺的一天時間=360/(15+n)小時。(n)

  28.經線相同,地方時相同;

  緯線相同,正午太陽高度相同;晝長、夜長相等;自轉速度相同。

  29.從某地出發到達另一地,無論是否經歷日界限:到達時間=出發時間+途中時間時區差(東+西-)

  30.晝夜現象:地球是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

  晝夜交替現象:地球自轉;

  晝夜長短變化:地球公轉。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地理:必背知識點地球的運動”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 在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中文 | 五月天视频网站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看 | 一区二区日韩成人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