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長亭送別知識點(diǎn)
《西廂記·長亭送別》是元代詩人王實(shí)甫寫的。用元雜劇的形式講述了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jìn)京趕考的別離場景。育路小編帶來了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長亭送別知識點(diǎn),希望能幫助大家學(xué)習(xí)本科的知識點(diǎn)!
無心卻是動情時《初遇》
嬌羞嫵娜暗香渡
月移花影約重來
《佳期》鑒賞:【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
品讀思考:
[端正好][滾繡球]
找出最具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的詞句,分析鶯鶯的情感。
[端正好]
﹡碧云天,
﹡黃花地,
﹡西風(fēng)緊,
﹡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范仲淹《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滾繡球]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為 伊 消 得 人 憔 悴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王之渙《涼州詞》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閨怨》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隆?/p>
——柳永《雨霖鈴》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朝天子]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吁氣。 [耍孩兒]
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nèi)成灰。 [收尾]
四圍山色中,
一鞭殘照里。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
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品一品:王實(shí)甫筆下的“愁”
1.李煜《虞美人》: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秦觀《江城子》: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3.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新雜劇,舊傳奇,
《西廂記》天下奪魁。
——賈仲明續(xù)編《錄鬼簿》
文藝母親所產(chǎn)生出來的女孩兒,“總要以《西廂》為最完美,最絕世的了。《西廂》是超過時空的藝術(shù)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 郭沫若
王實(shí)甫就活在他的《西廂》里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長亭送別知識點(diǎn)就分享到這里了,更多高二語文知識點(diǎn)請繼續(xù)關(guān)注我們!
(責(zé)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長亭送別知識點(diǎn)”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