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識快速記憶的十五個方法(三)
四琵、五朋、六彈(琴)(娛樂類)
七蛋、八羊、九幅(畫)(物名類)
拾奶瓶(生活類)
一男、二妹、三女(勤)(人稱類)
四龜、五羚、六牛(群)(動物類)
七鹿、八鴨、九甲(蟲)(動物類)
失街(亭)(典故類)
試驗結果表明:這種離奇、可笑的諧音聯想,給學生的印象是相當深刻、牢固的。
6.觀察法
進行觀察記憶時,必須開動腦筋,分析比較,抓住特征。必須仔細觀察、一絲不茍,做到準確無誤,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馬虎從事。學生的觀察記憶力一般不強,漫不經心的觀察不能幫助他們準確記住應記的對象。這方面經常表現在對一些物理常數的記憶上較為明顯。比如記憶萬有引力恒量G=6.67×10-11(牛頓•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學生時常對這兩個恒量值發生混淆、模糊,只記得"大約是六點六幾……"(不能準確回答)。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萬有引力恒量?quot;6.67"的"7"字,猶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與"7"發生聯想(或用諧音來聯想"力"與"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猶如光子能量符號"ε"(即ε=hv)反過來寫。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學課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識中方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號"ε"與"3"發生形象的聯想。至于記憶冪指數"10-11"與"10-34",前者為兩個"1"組成,后者為兩個相鄰數字"3"與"4"組成。這樣,對它們的記憶就清晰多了。
7.圖示法
圖示的特點是直觀、容易引起聯想,從中得到暗示和啟發。因此,用圖示方法來幫助記憶,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在學習熱力學第一定律時,記不清三個物理量ΔE、Q、W的"正、負"符號之規定,可畫一個方框示意圖。
把方框當作研究系統:凡是從外界吸收能量(Q與w)進入系統時為"正"(方框上箭頭從外向內示意"吸收"),凡是從系統內部向外界放出能量(Q與W)時為"負"(方框上箭頭從內向外示意"放出");凡是內能增加(方框中箭頭向上)時ΔE為"正",內能減少(方框中箭頭向下)時ΔE為"負"。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物理:知識快速記憶的十五個方法(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