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第二冊第四章鐵和鐵的化合物知識點
鐵是一種化學元素,為晶體,它的化學符號是Fe,原子序數是26,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III族,是鐵族元素的代表。是最常用的金屬。以下是育路小編整理的第四章鐵和鐵的化合物知識點 ,請大家認真學習。
物理性質編輯
鐵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56,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為1s2 2s2 2p6 3s2 3p6 3d6 4s2或[Ar]3d6 4s2
1. 純鐵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
2. 有良好的延展性、導電、導熱性能;
3.有很強的鐵磁性,屬于磁性材料;
4. 密度為7.86克/立方厘米;
5.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熔點為1535 ℃,沸點為2750 ℃;
6. 比熱容為460J/(kg·℃);
7.聲音在鐵中的傳播速率:5120m/s
純鐵質地軟,不過如果是鐵與其他金屬的合金或者是摻有雜質的鐵,熔點降低,硬度將增大,具體要看雜質或者合金的性質了。
化學性質編輯
鐵是工業部門不可缺少的一種金屬。鐵與少量的碳制成合金——鋼,磁化之后不易去磁,是優良的硬磁材料,同時也是重要的工業材料,并且也作為人造磁的主要原料。鐵有多種同素異形體。
鐵是比較活潑的金屬,在金屬活動順序表里排在氫的前面,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是一種良好的還原劑。
鐵是一變價元素,0價只有還原性,+3價只有氧化性,+2價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
常溫時,鐵在干燥的空氣里不易與氧、硫、氯等非金屬單質起反應,若有雜質,在潮濕的空氣中易銹蝕;在有酸氣或鹵素蒸氣存在的濕空氣中生銹更快。在高溫時,則劇烈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Fe3O4,赤熱的鐵和水蒸氣起反應也生成Fe3O4。加熱時均能同鹵素、硫、硅、碳、磷等化合。除生成+2和+3價氧化物外,還有復合氧化物Fe3O4(是磁性氧化物)生成。
鐵易溶于稀的無機酸中,生成二價鐵鹽,并放出氫氣。在常溫下遇濃硫酸或濃硝酸時,表面生成一層氧化物保護膜,使鐵“鈍化”,故可用鐵制品盛裝冷的濃硫酸或冷的濃硝酸。在加熱時,鐵可以與濃硫酸或濃硝酸反應,生成+3價的鐵鹽,同時生成SO2或NO2.
化學反應編輯
與酸反應
鐵與非氧化性酸(鹽酸)、稀硫酸、硫、硫酸銅溶液等反應時失去兩個電子,成為+2價;與氧化性酸:濃硫酸、濃硝酸反應時要看過量與欠量。
Fe+2HCl===FeCl₂+H₂↑(置換反應)
2 Fe+6H₂SO₄(濃)=加熱=Fe₂(SO₄)₃+3SO₂↑+6H₂O(氧化還原反應)
Fe+H₂SO₄(稀)===FeSO₄+H₂↑(置換反應)
Fe+6HNO₃(濃)=加熱=Fe(NO₃)₃+3NO₂↑+3H₂O 濃HNO₃過量(氧化還原反應)
Fe+4HNO₃(濃)=加熱=Fe(NO₃)₂+2NO₂↑+2H₂O Fe過量(氧化還原反應)
Fe+4HNO3(稀)=Fe(NO3)3+NO↑+2H2O 稀HNO₃過量(氧化還原反應)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Fe過量(氧化還原反應)
與非金屬反應
1與氧氣反應
3Fe+2O2=高溫=Fe3O4
2與鹵素反應
與Cl₂、Br₂、則被氧化成Fe3+。
鐵與氯在加熱時反應劇烈(2Fe+3Cl₂===2FeCl₃)(化合反應)
3、與水反應
鐵與氧氣或水蒸氣反應生成的Fe₃O₄,可以看成是FeO·Fe₂O₃。
3Fe+4H₂O(g)==高溫==Fe₃O₄+4H₂(g是氣體)
此反應可在兩種情況下進行。
1.Fe和高溫水蒸氣反應,此時,生成氫氣一般不帶氣體符號。
2.將灼熱的鐵迅速扔進冷水。這就是淬火。這時要加氣體符號。
4 與S反應
Fe+S==FeS
與鹽反應
能把銅氧化成+2價。在室溫條件下可緩慢地從水中置換出氫,在500℃以上反應速率增高:
2FeCl₃+Cu===2FeCl₂+CuCl₂,常溫下即可反應,用于刻蝕銅板。
CuSO₄+Fe===FeSO₄+Cu
Fe+2FeCl₃===3FeCl2
鐵也能與硫、磷、硅、碳直接化合。鐵與氮不能直接化合,但與氨作用,形成氮化鐵Fe₂N。
二價鐵離子呈淡綠色,在堿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成三價鐵離子。三價鐵離子的顏色隨水解程度的增大而由黃色經橙色變到棕色。純凈的三價鐵離子為淡紫色。二價和三價鐵均易與無機或有機配位體形成穩定的配位化合物,如 Phen為菲羅林,配位數通常為6。零價鐵還可與一氧化碳形成各種羰基鐵,如Fe(CO)₅、Fe₂(CO)₉、Fe₃(CO)₁₂。羰基鐵有揮發性,蒸氣劇毒。鐵也有+4、+5、+6價態的化合物,但在水溶液中只有+6價的。
化合物 主要有兩大類:亞鐵Fe(Ⅱ)和正鐵Fe(Ⅲ)化合物,亞鐵化合物有氧化亞鐵(FeO)、氯化亞鐵(FeCl₂)、硫酸亞鐵(FeSO₄)、氫氧化亞鐵{Fe(OH)₂}等;正鐵化合物有三氧化二鐵(Fe₂O₃)、三氯化鐵(FeCl₃)、硫酸鐵{Fe₂(SO₄)₃}、氫氧化鐵{Fe(OH)₃}等。
如在亞鐵氰化鉀(俗名:黃血鹽)和鐵氰化鉀(俗名:赤血鹽)中,鐵與環戊二烯的化合物二茂鐵,是一種具有夾心結構的金屬有機化合物。
工業制取
單質鐵的制備一般采用冶煉法。以赤鐵礦(Fe2O3)和磁鐵礦(Fe3O4)為原料,與焦炭和助溶劑在熔礦爐內反應,焦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與過量的焦炭接觸就生成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和礦石內的氧化鐵作用就生成金屬鐵。加入CaCo3在高溫下生成CaO除去鐵礦石中的SiO2,生成CaSiO3(爐渣)。
C+O₂=點燃=CO₂(提供熱量和CO₂)
CO₂+C=高溫=2CO
Fe₂O₃+3CO=高溫=2Fe+3CO₂
Fe₃O₄+4CO=高溫=3Fe+4CO₂
CaCO3=高溫=CaO+CO2↑
SiO2+CaO=CaSiO₃
FeO編輯
氧化亞鐵
相對分子質量:72(71.85)
物理性質:密度5.7克/厘米3。
存在形式:黑色(粉末)固體
化學性質:與酸反應生成二價鐵和水,不穩定,在空氣中加熱時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鐵,溶于鹽酸、稀硫酸生成亞鐵鹽。不溶于水,不與水反應。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O + 2H+ =Fe2+ +H2O 制法: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草酸亞鐵制得:
FeC2O4=FeO+CO+CO2氧化鐵
用途
ferric oxide
Fe2O3編輯
氧化鐵
別名:三氧化二鐵、鐵紅(鐵銹主要成分)、鐵丹
物理性質
相對分子質量:160
相對密度(水=1):5.24
熔點:1565℃
存在形式:礦物:赤鐵礦、赭石
一般性狀:紅棕色粉末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
化學性質:與酸反應生成三價鐵(棕黃色)和水。是堿性氧化物。
制法
在空氣中灼燒亞鐵化合物或氫氧化鐵等可得三氧化二鐵。
用途
1. 其紅棕色粉末為一種低級顏料,工業上稱氧化鐵紅,用于油漆、油墨、橡膠等工業中
2. 可做催化劑
3. 玻璃、寶石、金屬的拋光劑
4.用于和CO反應煉制生鐵(H2也可) Fe2O3+3CO=2Fe+3CO2(高溫) Fe2O3+3H2=2Fe+3H2O(高溫) 2Fe2O3+3C=4Fe+3CO2(氣)(高溫) Fe3O4+8Al==(高溫)4Al2O3+3Fe
Fe3O4編輯
四氧化三鐵
ferroferric oxide
化學式:Fe3O4
分子量:231.54
別名:磁性氧化鐵、氧化鐵黑、磁鐵、磁石、吸鐵石
礦物:磁鐵礦
一般性狀: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
密度:5.18g/cm^3
熔點:1867.5K(1594.5℃)
鐵在四氧化三鐵中有兩種化合價,經研究證明了Fe3O4是一種鐵(Ⅲ)酸鹽,即FeⅡFeⅢ[FeⅢO4]。黑色晶體,密度5.18克/厘米3。有磁性,故又稱磁性氧化鐵。潮濕狀態的四氧化三鐵在空氣中容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鐵。不溶于水,溶于酸。用作顏料和拋光劑。磁性氧化鐵用于制錄音磁帶和電訊器材。用紅熱鐵跟水蒸氣反應制得。
因它具磁性又名磁性氧化鐵。難溶于水,溶于酸(Fe3O4 + 8H+ = Fe2+ + 2Fe3+ + 4H2O),不溶于堿,也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但是天然的Fe3O4不溶于酸。
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鐵在空氣里加熱到500℃,鐵跟空氣里的氧氣起反應也生成四氧化三鐵;鍛工砧子周圍散落的藍灰色碎屑主要是四氧化三鐵;鐵跟高溫的水蒸汽發生置換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天然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的晶體。四氧化三鐵是一種重要的常見鐵的化合物。
四氧化三鐵是一種鐵酸鹽,即Fe2+Fe3+(Fe3+O4)(即FeFe(FeO4)前面2+和3+代表鐵的價態)。在Fe3O4里,鐵顯兩種價態,一個鐵原子顯+2價,兩個鐵原子顯+3價,所以說四氧化三鐵可看成是由FeO與Fe2O3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為FeO·Fe2O3,而不能說是FeO與Fe2O3組成的混合物,它屬于純凈物。
常見化學反應
(1) 在潮濕的空氣中,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鐵。
4Fe3O4+O2==6Fe2O3
(2) 在高溫下可與還原劑H2、CO、Al等反應。
3Fe3O4+8Al==4Al2O3+9Fe
Fe3O4+4CO==3Fe+4CO2
制取方法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2)細鐵絲在空氣中加熱到500℃也會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3)鐵在高溫下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 = Fe3O4 + 4H2
用途
四氧化三鐵是一種常用的磁性材料。
特制的純凈四氧化三鐵用來作錄音磁帶和電訊器材的原材料。
天然的磁鐵礦是煉鐵的原料。
用于制底漆和面漆。
它的硬度很大,可以作磨料。
四氧化三鐵還可做顏料和拋光劑。
我們還可以通過某些化學反應,比如使用亞硝酸鈉等等,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四氧化三鐵,用來防止或減慢鋼鐵的銹蝕,例如槍械、鋸條等表面的發藍、發黑。
參見鐵的其它氧化物:氧化鐵、四氧化三鐵
【英文名稱】 magnetic iron oxide;ferriferrous oxide;ferrpferric oxide
【密度】 5.18
【熔點(℃)】 1538
【性狀】 黑色粉末。
【溶解情況】 溶于酸,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用途】 用作顏料和擦光劑等,特制的磁性氧化鐵可用于制錄音磁帶和電訊器材。
【制備或來源】 天然產有鐵礦。可由鐵在蒸氣中加熱或由氧化鐵在400℃下用氫還原而得。
四氧化三鐵,又稱氧化鐵黑。化學式:Fe3O4,分子量231.54,逆尖晶石型、立方晶系、黑色固體粉末,密度5.18g/cm3。熔點1867.5K(1594.5℃)。
四氧化三鐵可視為FeO·Fe2O3,經X射線研究認為它是鐵(III)酸的鹽。
常見的反應:
(1)在潮濕的空氣中,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鐵。
4Fe3O4+O2==6Fe2O3
(2)在高溫下可與還原劑H2、CO、Al等反應。
3Fe3O4+8Al==4Al2O3+9Fe
Fe3O4+4CO==3Fe+4CO2
制取方法: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2)細鐵絲在空氣中加熱到500℃也會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3)鐵在高溫下與水蒸氣反應
3Fe + 4H2O = Fe3O4 + 4H2
天然的磁鐵礦是煉鐵的原料。四氧化三鐵主要用于制底漆和面漆,它硬度很大,可以作磨料。特制的純凈四氧化三鐵用來作錄音磁帶和電訊器材的原材料。四氧化三鐵還可做顏料和拋光劑。
第四章鐵和鐵的化合物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我們。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化學第二冊第四章鐵和鐵的化合物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