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翻譯專業
南華大學是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中南工學院和原衡陽醫學院合并組建,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湖南省管理為主,面向全國招生,具有48年建校歷史的多科性大學。2002年10月,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并入南華大學,核工業四一五醫院劃轉為學校直屬型附屬醫院。2004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學校成立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 學校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0余萬平方米。學校現有各類在校學生3萬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4000名,博士、碩士研究生1400余名,各類成人教育在籍學生5000余名。
學校本部共有教職員工2261人,專任教師1270余人,其中教授218人,副教授45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者700多名;博士生、碩士生導師378名。
學校本部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擁有23個學院,20個研究所,30個學科實驗室(中心),11所附屬醫院。建有機械實習工廠、電子實習工廠和實驗動物學部。圖書館藏書193萬冊,長期訂購中外文期刊4680多種,電子圖書78萬冊。4所直屬型附屬醫院和7所協作型附屬醫院,共有病床7000余張。 學校現有47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醫、文、法、經濟、管理、教育等8大學科門類。研究生教育中,現有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有省級重點專業6個,國家管理專業5個,國防重點專業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
南華大學翻譯專業
翻譯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其內容有語言、文字、圖形、符號的翻譯,它是促進人們社會交流發展的重要手段。本專業為同學們提供了系統的學習、研究翻譯的機會,不僅開設了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翻譯課程,包括商務翻譯,文學翻譯,科技翻譯,旅游翻譯等,還開設了重點培養同學們雙語翻譯能力的特色課程,包括二外文學簡介,漢/二外互譯等。這些課程可以將同學們培養成為具有寬闊國際視野、豐富的文化知識和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通曉雙語文化、能夠掌握口筆譯專業技能和一定的專門知識、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提高國家國際竟爭力的需要、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需要的應用型、專業性口筆譯人才。
學習、掌握并熟練運用翻譯技能,不僅需要同學們打好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還要求同學們具有嚴謹的,不畏艱苦且腳踏實地的學習態度。
為了實現培養目標,外國語學院制定了科學的翻譯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包括三個平臺和一個環節:
三個平臺是指公共基礎課程平臺、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和專業課程平臺
公共基礎課程平臺
讓同學們德智體全面發展,了解我國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追求人生意義的鑰匙,開設的課程主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世界經濟與政治、計算機應用基礎與程序設計,大學體育等
學科基礎課程平臺
培養同學們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良好技能,打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基礎,開設的課程有基礎英語,第二外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寫作,中西翻譯史,西方翻譯導論,英漢翻譯技巧等
專業課程平臺
培養同學們成為知識面較廣、通曉翻譯技能,能熟練地運用雙語在外事、經貿、教育、文化、科技、軍事等領域中勝任一般難度的筆譯、口譯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的優秀人才,開設的課程有商務概論,商務翻譯,文學翻譯,科技翻譯,漢/二外互譯,新聞翻譯,譯作鑒賞與批評,交替傳譯基礎等
一個環節是指集中性實踐環節。集中性實踐環節是為了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檢測實際應用能力,表現學術水準而進行的口語技能實習、翻譯技能實習、模擬情景翻譯實訓、畢業/翻譯實踐報告等活動。
(責任編輯:王朝輝)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