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容易混淆的電學概念
高中最重要的階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題,多練習,為高考奮戰,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電子與電荷,電子是物質中的一種基本粒子,它帶負電。電荷是人們對電的一種傳統的認識。在古代,因人們對電的本質缺乏認識,認為電是附著在物體表面上的,因而把電稱為電荷。物體“帶電”和“帶了電荷”是同一個意思。現在大家所說的電荷,一般是指帶電的物質微粒,如帶電的原子核、質子、電子及正、負離子等。顯然電荷這一概念的范圍要比電子大。
2、自由電子與自由電荷,自由電子是指脫離了原子核束縛的電子,而自由電荷既可以是自由電子,也可以是正、負離子。金屬導體中的自由電荷是自由電子,酸、堿、鹽的水溶液中的自由電荷則主要是正、負離子。
3、帶電與導電,帶電是指物體失去電子或得到多余的電子,從而使物體對外顯電性。導電則是指導體中有電流,其實質是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
4、導體與絕緣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內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絕緣體內幾乎沒有自由電荷。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兩者可相互轉化。如在常溫下玻璃是一種非常好的絕緣體,但在加熱到紅熾狀態時,它就變成了導體。
育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容易混淆的電學概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