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我國的宗教政策
1、我國宗教具有愛國主義傳統
(1)我國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
(2)我國各宗教都有愛國傳統。
(3)我國宗教界積極參與國際宗教的交往與合作。
2、全面正確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
(1)我國實行正確的宗教政策理由。
①我國存在宗教,就必然存在宗教問題,因此必須實行正確的宗教政策。
②宗教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能用行政的方法消滅宗教。
(2)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
憲法規定我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另一種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一宗教內不同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仰宗教,現在信仰宗教的自由;有過去信仰宗教,現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我國宗教政的內容:
A.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一是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二是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權利,是政府尊重人權的體現,侵犯這一權利,要承擔法律責任。)
B.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政府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違法犯罪的活動,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
C.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憲法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
D.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要求宗教界人士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遵守國家法律、法令。
要求宗教界人士從事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最高利益與民族的整體利益。支持對教義做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解釋。支持他們為民族團結,社會發展和祖國統一做貢獻。
3、弘揚科學精神
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而是要科學地對待宗教。
(1)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就是要對人民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務。
(2)中學生要接受無神論宣傳教育,樹立科學世界觀
中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我們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綜合探究: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特點
1.為什么要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1)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2)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2.怎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3)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4)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我國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別于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
(5)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關系:
①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②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③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政治:我國的宗教政策”到: